

我所赵庆年研究员开讲“大学改革的逻辑” |
发布时间: 2016-10-11 |
10月10日晚7点,我所赵庆年研究员在5号楼107室为师生举行了一场题为“大学改革的逻辑”的报告会。 报告主要围绕四点内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及其逻辑关系;学院、大学、学院管理体制及其逻辑关系;大学生创业、就业、创业教育及其逻辑关系;高校、教师、人才培养及其逻辑关系。 赵庆年老师先以华工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得出“贯穿高校改革的是经验的逻辑,而非求真的逻辑”;再以“贯穿高校改革的是从众的逻辑,而非求本的逻辑”这一结论开始,将“学院制”和“校系制”对比,从内涵、本质、管理原则、运行模式、目的、设置、适用范围等7个点清晰解释了这两种管理制度;然后通过创业各类型和人才培养各类型的内涵、特点与作用的阐释,总结出“贯穿高校改革的是感性的逻辑,而非求理的逻辑”;最后将一组本科高校和职业院校具有事务部门经历的教师数量进行比较,发现“贯穿高校改革的是盲目的逻辑,而非求是的逻辑”。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中,赵老师详细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通过此次报告会,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大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更让同学意识到改革理念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