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动态】祝贺!邱学青、董绍明校友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日期:2024-12-06

  12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4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表彰了56名杰出科技工作者。邱学青、董绍明校友荣获202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校友名片:邱学青,1987年入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化工专业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91年入读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现任广东工业大学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邱学青校友从1995年开始致力于木质素研究,攻克了木质素改性和工程应用一系列世界难题,建立了木质素微结构理论与调控技术,创新了工业木质素与造纸废液制备高附加值工业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材料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变废为宝”,为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双碳”战略目标作出突出贡献。相关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次(均排名第一),部省级科技一、二等奖7次,中国专利优秀奖4次,广东省专利金奖2次,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闵恩泽能源化工奖杰出贡献奖”等。发表SCI论文530余篇,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在近十年以木质素为主题的论文中,发表论文数位列世界第一,引领木质素在化工、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校友名片:董绍明,1980年入读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董绍明校友在国外设备技术封锁、国内参考空白的艰苦条件下,从零做起,逐步建立起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方向。20多年来他一直专注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基础和工程化研究,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明了高热稳定、高尺寸稳定、超高温等具有不同特性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建立了大尺寸复杂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整体部件制备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空间遥感等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外环、导向叶片等热端部件关键制造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其中2项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美国陶瓷学会“Golbal Star Award”等。

据悉,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于1994年创立,旨在奖励我国杰出科学家,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何梁何利基金设“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基金成立30年来,已成为我国社会力量创设科技奖项的成功范例,为激发我国科技发展的活力、培养自主创新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