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陈济清:1952年考入华南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系制糖专修科。1954年毕业,为学校组建后制糖专业首届毕业生。
陈伟民:陈济清之子,华南工学院1980级化学工程二系制糖专业学生。
一家两代同为华南理工大学校友,从1952年到1980年,三十载岁月流金,先后在制糖工程专业学习,薪火相传,赓续荣光,共同见证着华南理工大学制糖专业的发展变迁。
峥嵘岁月 结缘华南工学院
1952年,华南工学院成立之初设立的糖品物工学、食品工学和制糖专修科,为国内最早的的食品本科专业。
陈济清校友便在此时成功考入华南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学系制糖专修科,并在两年后的1954年顺利毕业,成为学校组建后制糖专业首届专修科毕业生。
陈济清毕业证书
陈济清当年所用教材
陈济清校友求学期间所用的教材《糖业分析》,是由国内知名酒专家、华园名师陈连就教授所编著。
陈连就教授
陈连就教授在指导学生
执着坚守 立足岗位创佳绩
陈济清校友毕业后,任职于原轻工部广州轻工设计院,并获高级工程师职称,历任设计室主任、人事处处长等职务。
他集毕生精力于酒精生产工艺设计,是国内酒精工艺设计专家,在酒精连续发酵及多塔差压蒸馏设计方面造诣独到。先后主持了广东遂溪城月糖厂酒精车间、上海酒精总厂、安徽宿县酒精厂、非洲贝宁酒精厂等多家国内外大型酒精厂(车间)的设计。
此外,在上世纪60到80年代期间,他还多次接受单位委派,前往非洲马里、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及越南等国,开展糖厂建厂现场援建工作。
其在酒精生产工艺设计事业上殚精竭虑,为提高我国酒精生产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作出突出贡献,是享受国务院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21年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锚定造福国家和人民奋斗目标,坚定信仰、踏实工作,择一事,终一生。陈济清校友人生由此而出彩,事业因此而辉煌。
耳濡目染 铸牢志向代相传
谈及父亲,陈伟民校友倍感自豪。他说:“父亲生前每每向家人提起他的华工毕业生身份,都会以此为傲。他一生在工作、事业上取得的成就,当无愧于母校的培养,无愧于华园学子的身份。作为他的儿子,我出生于60年代,尽管成长在一个‘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但受父亲的影响,我没有荒废学业,在当年得以高出高考重点院校录取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华工,就读制糖专业,这也是我的骄傲。但在工作成绩、在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方面,和父亲相比,远不能望其项背。”
父亲的表率,家风的传承,无形之中激励着陈伟民校友坚定地选择成为“华工人”,成为制糖专业的一员。同时,也塑造了他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陈伟民毕业文凭
陈伟民学士学位证书
陈伟民校友1984年本科毕业后,入职大型饮料企业广州亚洲汽水厂,从事产品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工程师职称。此后,又在外资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并担任世界500强企业德国拜耳公司广州办事处副首席代表、德企德之馨公司亚太地区区域重要客户经理等职务。
2016年,他自主创业,从事香精香料产品的贸易,代理行业领先企业产品,推介先进技术和优质产品,为中外企业的商贸和技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制糖父子兵,两代人的华园情结,见证了制糖学科发展,凝结着对学校育人理念的高度认可。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学子相约华南理工大学,齐聚食品大家庭,共赴“甜蜜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