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永乐那繁华的年代,西樵山深处的宝峰寺,香火缭绕,人声鼎沸。然而,命运的巨轮总是无情地转动,正当宝峰寺风华正茂之时,风云突变,岁月沧桑,最终只留下了断壁残垣,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沉睡的西樵山。
1、南海观音坐像工程
应各界人士的呼声,有关部门决定在西樵山大仙峰上,打造南海观音文化苑,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自题词,同时在山顶树立起一尊巍峨的南海观音坐像。
这尊观音坐像的技术总监,是我校1980级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本科、1984级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校友李逊。他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带领团队顺利完成这座观音像工程。南海观音成为西樵山的新地标和国内外广大信众的目的地。
这尊观音坐像,端庄而慈祥,手持净瓶,面带微笑。本观音坐像由铜锻造而成,高达61.9米,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观音坐像。该铜像是一项集艺术、技术和宗教文化一身的超级工程。
校友名片
李逊,现任广东南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董事长和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董事长。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工程咨询师(投资)、高级工程师。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省勘察设计行业优秀企业家”称号。目前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湾区校友发展联盟副主席和南海校友会会长职务。
李逊带领公司在绿色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建筑、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持续创新,在行业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南海国际设计公司的办公大楼—城市动力联盟大楼是广东省首个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项目,南海国际负责能源一体化设计和全部工程设计的丹青苑项目是全国首个“氢能进万家”新能源应用的建筑项目。
2、宝峰寺重建工程
十年后,有关部门决定在观音坐像北面的山脊上,重建宝峰寺。
我校1980级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本科、1987级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校友程志辉在其中负责设计等相关重要工作。
重建的宝峰寺,以明代建筑风格为蓝本,尽量还原了原址的风貌。大雄宝殿、舍利殿、玉佛殿、山门、方丈室等建筑,都采用了中国古建筑的大木结构,斗拱、隼卯连接、带挑檐的坡屋顶等元素,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大雄宝殿采用了前后廊重檐歇山式建筑,舍利殿和玉佛殿则是单檐歇山式,山门是硬山式,方丈室则是单层歇山式。为了打造这些殿堂,施工单位从印尼购进了上好的菠萝格木,在苏州加工成各种木构件,然后运送到西樵山,再由工匠们精心组装。此外,各殿堂的砖墙,都采用了旧民居的青砖砌筑,使得整个宝峰寺显得清雅古朴,美轮美奂。
除了主殿之外,僧舍等建筑的上部结构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在建筑形式上,仍然保留了仿古的两层仿歇山式建筑形式。架空爬山廊的步级和室外平台之间的阶梯,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既保证了安全又充分利用了空间。
经过精心规划和建设,宝峰寺的各个建筑物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各功能区域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既能满足寺庙的宗教活动需求又能满足游客的观光需求。
校友名片
程志辉,毕业后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并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基建处、广东华工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广州华工大建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华工大勘察工程有限公司任职。分别获得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取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并担任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持或参与的设计项目包括:新达城广场、广东奥林匹克体育场、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新会体育馆、广州大学城广药校区、西樵山宝峰寺等。
主持的监理项目包括:新达城广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南沙资讯科技园、广州大学城华工校区、西樵山宝峰寺等。
近几年还分别担任过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EPC指挥长助理和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EPC指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