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朝气蓬勃的陈公
———访华工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文活校友
肖 惠 董兰兰
【简介】陈文活,男,1936年出生,广东台山市人。1957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专业,算是华南理工大学(原为华南工学院,以下简称华工)元老级人物了,我们尊称为陈公。陈公曾先后在北京轻工部设计院、八机部第一设计院、广西机械设计院、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工作,现为华工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采访那天,林总(华工珠海校友会副会长林魁校友,也是珠海市殷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派司机把我们从学校接到珠海,到下榻的地方后,陈公早已经在房间等我们了。陈公见到我们,笑得合不拢嘴。“知道你们要来采访我,我昨天晚上就开始准备啦。”说着,陈公从包里拿出一些资料,我看见陈公手上的资料都是手写的,心里突然觉得有点感动。现年72岁的陈公已退休,但由于在建筑设计院的名气太大,退休后又被市建委聘为市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8年,可以说是复合型专家,目前还被某公司聘为顾问,除此之外陈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校友会工作上。
“‘求真务实’这四个字影响了我的一生”
谈起母校,陈公显得很激动,当我问起他老人家华工最影响他的一点是什么,陈公毫不犹豫地回答:“求真务实,就是这四个字,华工教会我的,这四个字影响了我的一生。”陈公说他一直把华工良好的校风“求真务实”贯穿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陈公说:“我在工程设计界已辛苦耕耘51年,在这期间华工良好的校风———‘求真务实’让我深深得益……”陈公向我们讲起了这样一件事情,“文化大革命”中期工程界也刮起浮夸风,天水某新建厂向全国展示一批“新结构”,其中之一是组合式吊车梁。陈公当时也去了该厂参观,他发现该吊车梁的技术经济指标并不好,在看完计算书后陈公又发现其推导的计算公式与该吊车梁实际受力情况不吻合,陈公根据该吊车梁的实际受力情况,继续认真推敲研究,最后终于推导出了正确的计算公式,在和北京某大型建筑设计院一位同行交流后,该清华毕业的同行问陈公是哪个大学毕业的,陈公自豪地回答道:“华南工学院!”陈公说那时候觉得特别自豪,为自己是华工人而感到骄傲。
陈公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只要做到求真务实,那就没有什么困难会阻挡前进的道路。陈公负责设计的“产品”分布在祖国许多城乡,例如保定国营604厂、青海柴油机厂、梧州大酒店……陈公说,自己从事的是工程设计工作,这更需要求真务实,来不得半点马虎,也就是因为求真务实,陈公从技术员到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生产技术科科长、室主任、秘书长),负责的工程没有一个出现问题。
把对母校的热爱投入到校友会的工作中去
目前华工有88个校友会,陈公参与领导的珠海校友会算是非常成功的校友会之一了。当我们问起陈公为什么珠海校友会会办得如此成功的时候,陈公告诉我们,他把对母校的热爱全部投入到了校友会的工作中来了。
“我热爱我的母校,校友会联系着我和母校的感情。”陈公告诉我们,办好校友会也是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办好校友会可以扩大华工的影响力,增加华工的美誉度。其实校友会工作没有报酬,珠海校友会是和母校联系最密切的校友会之一,从1986年陈公负责接待母校张进老院长,22年来,陈公负责接待母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约100批次;陈公担任珠海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0多年来投入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搞好校友会,真是很让人钦佩。陈公说他重视校友会事情胜过自己原来的工作。
接下来陈公向我们介绍了办校友会的心得体会:他说搞好校友会需要六个条件,首先是要对母校有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也就不可能办好校友会。其次要积极与母校联系,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第三是要有一批得力的助手,自己安排的事情要有得力的助手才能落到实处。第四是愿意挤出时间。办好校友会是要有时间来保证的,要花费很多的心思。第五是要有组织能力,要懂得用人之道,用其所长。第六是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时要以不变应万变。陈公总是说:“办好校友会,就是要搞一些像奥运那样高水平、有特色的大型活动……”谈到高水平、有特色的活动,陈公随即回忆起了近几年来的几项大型活动:2008年6月29日请母校何镜堂院士到珠海做专题报告。这次活动办得很出色、很成功,得到了母校和校友的好评,400多位校友和建筑设计人员聆听了专题报告,珠海电视台在当晚的“珠海新闻”中作显著报道,枟珠海特区报枠在第二天头版作详细介绍,而这一切当然离不开陈公的默默付出。陈公搞校友会工作十分认真、细致,为搞好这次专题报告会,陈公在珠海校友会秘书处连续办公了很多天,有时连午餐都在那儿简单解决。在这期间陈公打出的电话不少于200次,落实报告会及宴会场所10多次,就连宴会餐厅的选择及住宿安排这些细节问题,陈公也都考虑得很周到。还有2005年庆祝珠海校友会成立20周年的大型报告会,在格力电器公司举办,400多位校友出席,格力电器公司董事长朱江洪(珠海校友会名誉会长)和安和公司董事长白广才(珠海校友会会长)作专题报告。2006年组织100多位校友返母校参观新老校区,都得到了母校和校友的好评。陈公还热情物色、培养、支持年轻的有心、有力的校友,增加珠海校友会领导班子的成员。
陈公眼中的成功因素是“五尽”
陈公谈到一个成功的人士必须做到“五尽”:对国家尽忠、对工作尽责、对父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对子女尽教。陈公说自己一直拿这五方面来要求自己。他当年从华工毕业后,服从分配,在工作岗位上求真务实,默默奉献,这是对国家“尽忠”。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父母尽孝并至今怀念自己的妻子(陈公是公认的模范丈夫)。他老人家同样努力做到“尽教”,他力求把华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一代一代传下去。陈公的两个儿子现在都非常有出息。陈公回忆道,当时小儿子在校学习成绩很棒,完全可以上清华,但他还是要小儿子上了华工,他还计划让自己的孙子将来也上华工,那就圆了三代华工人的梦了。陈公小儿子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呆了2年,后感到怀才不遇,想跳槽,但陈公严厉批评了小儿子,并要他老老实实地起码“充电”5年,暂时不要计较个人得失。其小儿子在毕业8年后30岁时果然被另一大设计公司聘请为常务副总经理。陈公很有感慨地说:“你们年轻人啊,千万不要急功近利,要把眼光放长远,先踏踏实实地在一个地方干几年……”陈公还说,小孩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悉心教导,父母不可能告诉小孩去做每一件事,但一定要告诉小孩子正确的人生方向。
忆当年华工生活,感恩母校
说完上面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后,陈公又和我们一起回忆了他在华工的4年大学生活。陈公首先说4年大学生活是其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历程,华工不仅教会了他专业知识,还教会了他如何做人,特别是华工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一直影响着他。陈公说,当时求学的日子还是比较清苦的,2元的助学金是其全月的开支。他4年的大学时光没回过一次家,但校园生活十分充实,除了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以外,他就留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陈公告诉我们,那时的华工人都充满了激情,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出早操锻炼身体。那时陈公看过许多方面的书,可谓是自学成为复合型人才。他还一直叮嘱我们趁现在年轻要多看书,多学习,让自己的知识面更加广阔,争取让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陈公说:“每当回忆起在华工的时光,心情总是很激动,就会自然而然地获得一种力量,在生活和工作中就会增添一份动力。”他感恩母校,让他有了知识和技能,并给了他一生都受用的财富。
虽然陈公今年72岁了,但精神矍铄,和我们侃侃而谈了很久,直到我们离开他都意犹未尽,对我们恋恋不舍。陈公说他现在经常去珠海市离退休老干部活动中心打桌球、唱唱K跳跳舞,快三步是陈公非常拿手的交谊舞,曾经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还邀请过外国女专家一起跳舞。陈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人老了,要学会总结人生。在位时我虽然很风光,但现在退休了,要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去面对,要处理好这个过渡期。我们老年人生活不仅要过得充实,而且要多姿多彩,要浪漫,要学会享受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成果。”在一起吃早餐的时候,陈公还和我们一起唱了枟我们走在大路上枠这首充满激情的革命歌曲。我一直被陈公的乐观豁达深深打动着,我想,这就是我们华工人的风采吧。陈公又说珠海是一国两制的交汇点,是个好地方,欢迎我们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