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第七届广州小谷围(岛)金融论坛关注“创新发展中的金融支持”

发布者:毛善超发布时间:2016-12-26浏览次数:291

光明网12月25日讯(记者吴春燕、通讯员卢庆雷)12月24日,第7届广州小谷围(岛)金融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论坛邀请了金融学界专家、各大金融机构高管、政府金融管理部门负责人,围绕“创新发展中的金融支持”这一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展开广泛讨论、进行碰撞交流,并对多个问题深化认识、寻求对策。其中包括:如何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如何发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各类创业投资基金对科技、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如何促进知识产权金融、科技银行、科技保险等新业态的发展,如何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等。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博士在演讲中希望高校的教学科研要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结合,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它的决策性作用。他以2016年房价的上涨、煤炭钢铁的上涨为例,认为难以判断到底是由于金融力量的推动,还是源于真实的需求。这就为做出趋势性判断、为政府决策带来了困难。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杨成长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一个资产要想炒,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是有杠杆,有放大效应;第二个是要能频繁交易;第三,收益归炒的人所有。杨成长认为,控制炒房就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制定政策,我们现在主要是在杠杆上掐,控制房贷;香港地区是在交易上掐,收取30%的交易费用;西方国家在所得上掐,把炒的所得通过税收降下来。到底哪一个阶段的控制效果好,这也需要高校或研究机构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从而帮助政府进行决策。

  杨成长还提出,现在很多的创新企业,往往只有很少的人员和一套发展思路,没有厂房、设备或者土地可以做抵押,因而难以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面对这些传统金融学中的不确定性,他希望也可以提供创新性的金融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教授通过大量调研认为,我国目前处于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尚未形成的阶段,结构性的供给过剩和供给短缺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品牌附加值较低,还同时面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重竞争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塑造核心竞争优势,让创新成为投资和贸易之外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蔡玲认为,要通过改革创新使我们的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实体经济发展。她指出,光金融创新还不行,还需要相应的改革配套。关于如何降低民营企业创新的融资成本,蔡玲根据多年的调研成果指出,要重点关注民企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民企直接融资受到限制、民间借贷利率居高不下这三个问题。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总裁王璞教授在演讲中指出,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经突破1万大关,然而融资规模仍然偏小,同时,受限于企业市值,通过股权抵押从银行获得的资金也不多。他呼吁将新三板的开户门槛从500万降到100万,从而增加新三板交易的活跃度和流动性。

  王璞认为,新三板企业家事业心强,思维也比较新,愿意花大量精力和费用上市,目的就是募集更多资金,促进企业更大的发展,绝对不是“套现后跑路”。他还希望为新三板企业家建立数据库,将之聚合为一个群体,并通过聚集管理,为企业家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资源服务。

  商务部综合司巡视员宋立洪、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付广军、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执行院长王仁曾等专家学者也围绕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

  “小谷围(岛)金融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于2005年创办,每两年举办一届,其宗旨是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理论研究、服务实践发展。目前已成为金融学界、金融业界和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围绕重大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问题进行广泛讨论、深入研究、互动交流的一个高端平台,论坛曾先后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过深入讨论和交流碰撞,激发出不少见地深刻的理论观点,以及颇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业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