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介绍
华南理工大学地处广州,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分为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获得单位。学校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世称“红色甲工”);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2023年跻身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
如今的华南理工大学已经发展为一所以工见长,理工医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8个学科领域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其中,工程学、化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60余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位居全国高校和广东省高校前列,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学校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的黄埔军校”,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学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建有30个国家级科研平台、249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高校首位。发明专利申请公开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中国专利奖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2017年,广州国际校区由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四方签约共建,这是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又一次新的探索。校区按照“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发展定位,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汇集全球创新要素,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示范区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集聚国际高水平团队、培养新工科领军人才、开展深度国际合作、聚焦前沿科学研究、推进高端成果转化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高地,率先办成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新工科特色的世界一流示范校区。
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学校将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校训,弘扬“厚德尚学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精神,以“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为“双引擎”,大力推进“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二、院系介绍
电子商务系是直属学校的院级系,位于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现有教职员工49人,包括:专任教师33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15人、硕士生导师27人),专职研究员1人,兼职教授1人,客座教授1人,行政和实验室管理人员13人。拥有各类学生1085人,其中博士生35人、硕士生443人、本科生607人。
电子商务系建立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三个学科方向: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交通管理。建设了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科方向: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交通管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点:物流工程与管理;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点:MEM(数据科学与智能工程管理);本科学士学位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管理学)、电子商务(管理学)、物流工程(工学),电子商务和物流工程专业都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本科仅招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在全国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华南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A-,在全国排名前5%~10%。根据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华南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A类专业,位居全国第12位。根据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2025年6月发布的专业排行榜,华南理工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A+类专业,位居全国第9位。
经过长期积累,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已获得专业领域的良好声誉,师资力量较雄厚、科研实力较强、学生培养质量高、社会影响力高。在学科建设方面,以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为学科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工科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商务智能、数字商务、智能物流、智慧供应链等方面的能力,努力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商务运营管理等专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
三、招聘学科及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智能商务、智慧物流工程、智慧管理与人工智能、数字商务与智慧供应链等方向)。
热烈欢迎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和研究经历的海内外英才加盟。
四、教研人员招聘岗位及要求
(一)招聘岗位
学校实行与国际接轨的“预聘-长聘”教研人员聘任体系(Tenure-Track),现面向全球招聘相关学科领域的高端人才和青年英才。
1.助理教授
(1)一般32周岁以下;
(2)应具有博士学位;
(3)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扎实的科研基础。
2.准聘副教授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最大不超过40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一般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
(3)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较好的科研成果。
3.准聘教授
(1)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博士毕业后在海外一般应具有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且学术业绩突出;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创新能力强,学术发展潜力大,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成果。
4.长聘教授
(1)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2)应具有博士学位。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副教授及以上职务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务;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或关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学术水平特别突出者,在年龄或工作资历等条件上,学校可视情况适当放宽。
(二)待遇保障
1.优厚待遇
(1)按事业编制聘用。
(2) 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高端领军人才或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薪酬按“一事一议”商谈。
(3)提供安家补贴,同时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公租房。
(4)准聘副教授按照副高标准,准聘教授及以上按正高标准,享受社保、公积金、医疗等相关福利待遇。
2.科研支持
(1)准聘副教授具有副教授学术头衔,聘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独立开展学术研究。
(2)准聘教授及以上具有教授学术头衔,聘为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并支持招收博士后,组建学术团队。
3.子女教育
为子女提供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
4.湾区政策
(1)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2)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五、申请流程
六、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彭老师 +86-20-81182593;
联系邮箱:x2ds@scut.edu.cn。
博士后岗位招聘请点击:年薪最高57万元,华南理工大学广纳师资博士后!
博士后岗位申请流程请点击:https://www2.scut.edu.cn/postdoctor/ldzbsh/list.htm
(更新于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