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镜堂:我的成功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钱学森图书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地、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教授的代表作遍布大江南北,但是如果你问起其中他最钟爱的作品,他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这两个作品,表现了我国从灾难走向富强的两个时间节点,也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在何镜堂看来,他最好的作品,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铭记中华民族的灾难;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复兴。

作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

  1938年,何镜堂出生于广东东莞。读书时期,何镜堂既喜欢数理化,又喜爱画画,他的老师提议其去学建筑,“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和半个工程师的结合体”。1956年,何镜堂考进了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师从岭南建筑一代宗师夏昌世,从此与建筑结下不解之缘。

  1965年,何镜堂成为从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系正式毕业的第一位研究生,1967年被分配到湖北省建筑设计院工作,1973年调动到北京轻工业部设计院从事建筑设计。他不仅在工作中完成了办公楼、厂区规划的设计任务,还在业余时间参加建筑绘画、小型铁路客站、农村住宅设计等竞赛。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何镜堂心中“捂”了十几年的建筑师激情,也期待着有机会尽情燃烧。他专程去了一次深圳,看到昔日荒凉的地方正成为沸腾的建筑工地,他感受到了“热土”的含义,内心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1983年5月,何镜堂和同为建筑师的妻子李绮霞举家南迁,回到广州,来到母校华南工学院工作。那一年,他45岁。

  回来华工的第三天,他就接到一个竞赛任务——设计深圳科学馆。“本来还想去买点安家的东西,一听到竞赛,我想‘机会来了’,立刻放下手头其他事情。”于是,何镜堂和李绮霞一起工作了20天,把深圳科学馆的方案和模型做了出来。“改革开放前沿地的速度确实是快。我的模型中午送到,下午就开始评选,傍晚便通知我中标了。”在45岁的那年,何镜堂打响了第一炮。

  此后的38年,何镜堂又主持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钱学森图书馆、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等重大工程200多项。这些工程见证了包括反法西斯战争、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抗震救灾、“一带一路”、上合峰会等近百年来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时代精神。

  尤其是他主持设计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城(校区组团二)等200多个大学校区,为新时代高校育人环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誉“校园建筑设计掌门人”。

  多年来,何镜堂获得国家首届梁思成建筑奖、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等荣誉,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奖最多的建筑师。

何镜堂院士与团队


一年出差近百次,是“不服输”的院士

  多年来,何镜堂一直在思考,当代中国的建筑应该是怎么样的?他在不断的研究、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道路。

  他提出了“两观三性”创作论: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融合。

1994年,何镜堂被评为国家设计大师,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院士只是何镜堂的“小目标”,他的奋斗并未因此停止。一些重大项目,他都亲自上场,讲述方案、回答评委提问。

  “当院士时,我已经61岁了,参加比赛也有输过,开始有点挫败。后来想通了,我必须要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何镜堂这样说。

  2018年,何镜堂在自己80岁生日之时总结了一条感悟:“不怕输,输就是赢。”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项目,就是他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抢”回来的。何镜堂回忆,当时,按照他的资历,本应该坐在台下当评委,却选择亲自上场当“运动员”,最终从全球数百个方案中脱颖而出。

  不服输的精神也感染了整个团队。2018年召开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以海鸥展翅的造型引起世界瞩目。这也是何镜堂团队的作品,他们仅用了197天的时间,便建成了这个5万多平方米的会议中心。

  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何镜堂没有忘记自己回归校园时的初心:把设计、研究、教学结合在一起。他在教学中提倡“三到位”,即每一个工程必须是精品;每一个设计要成为优秀设计,获一个设计奖;每个作品要提升总结,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凭借这种扎根实践、不断深化的教育方法,何镜堂带出了一批思想敏锐,富有创见的青年设计师:至今培养博士、博士后、硕士100多名,其中多人获得全国青年建筑师奖。

  “我现在既是带团队的教练员,也是学术上的裁判员,还当创作设计的运动员。”何镜堂笑道,83岁的他,每年还会带博士、硕士,带领着一个130多人的团队,在实践中学习、理解建筑。仅在2018年,80岁的何镜堂就出差98次,3年的航班里程就累积了50多万公里。

  你都80多岁了,怎么还不休息?很多人问过何镜堂这样一个问题。他给记者讲了两个小故事——

  有一年,他去深圳做报告,谈了中国馆的设计。讲完,一个年轻女孩激动得热泪盈眶,说:“你为中国人争气!”还有一次,广州大学城刚刚建成,他和夫人在那里散步,一名大学生跑到他面前,鞠了一个90度的躬。原来,学生的爸爸得知大学城是何镜堂设计的,特地叮嘱女儿:“见到何老师,一定要给他鞠个躬,感谢他设计了这么好的地方!”

  “就是这些小事,激励我们继续奋斗。”何镜堂说。


向世界展现激变的中国,愿祖国越来越好

何镜堂院士介绍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红”

  近些年,何镜堂还将中国建筑带到国外,在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开讲座,到美国伯克利大学等高校办建筑作品展。“要让他们知道,原来中国还有一大批这么好的建筑。”

  “激变的中国。”这是他在哈佛大学讲学时的题目。

  面对中国的变化,何镜堂参与其中、感慨万千。“奋斗了这几十年,是国家给了我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我也在很努力地跟着走。”他说。

  何镜堂的夫人来自华侨家庭,1992年时,他全家曾有机会移民到国外。接到通知时,何镜堂做了一个决定:“我不走,我的事业在中国。”

  这个决定他从未后悔过。他说:“一个人成功,跟国家、民族的发展是同步的,我很荣幸能紧跟着祖国的步伐,祖国的发展促进了我今天的成就。”

  2007年,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中国馆设计方案。何镜堂立刻组织团队参加竞赛,他对中国馆的定位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比如在外观颜色上,何镜堂结合光线的强弱,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明度、艳度的红色,形成了外观统一和谐的“中国红”。他曾经说过:“作为一名中国建筑师,有责任将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向全世界作一次自信而友好的表达。”通过中国馆,他做到了。

  不仅是中国馆。何镜堂设计的钱学森图书馆,创造性地利用GRC材料不同的纹理组合,通过光线的折射让外立面“长”出了“两弹一星”元勋头像的大幅浮雕;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何镜堂采用钢筋网填充碎石做成墙体,象征中华民族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强大凝聚力……

何镜堂院士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我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当个人的追求与社会的发展同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作品有幸见证了国家前进道路上的重大事件。我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取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祖国和时代对奋斗者的馈赠。”回顾过去,何镜堂深情满怀。

  “我的一生离不开国家的培养。中华民族有5000年历史,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越来越好!”展望未来,何镜堂豪情无限。

2021 © 华南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本网站由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宣传部、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联合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