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李育奇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熊巍副教授为通讯作者,2018级设计学(工学)硕士研究生于晓晴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论文《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our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comfort and reachability distance perceptions》发表于《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发表期刊属于SSCI JCR一区,中科院小类一区TOP,影响因子6.242。
期刊《Behavior Research Methods 》
该论文旨在评估收集舒适距离和触碰距离的常用测量方法的精度、准确度和可靠性。四种测量方法包括真实环境测量、虚拟现实模拟测量、多媒体法测量和纸笔测试。实验招募了40名受试者,要求他们在四种方法下判断舒适距离和触碰距离。结果显示,虚拟现实(VR)仿真方法具有最高的精度和可靠性,且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控制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测量值往往被高估。此研究为后续收集舒适度和触碰距离的测量方法的研究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建议。
图1 四种测量方法图片
图2 VR设备与人物建模
论文截图
在熊巍老师和李育奇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在个人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下,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2018级设计学(工学)硕士研究生于晓晴成功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谈及对母校的情感时,于晓晴说到:“感谢华工设计学院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对我的栽培,感谢熊巍老师和李育奇老师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给予我的指引,帮助我从科研小白一路成长,并支持我进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继续深造。我会带着母校教给我的良好品质,继续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也希望师弟师妹们珍惜在设计学院的时间,充分利用和发挥学院带给大家的资源,收获令自己满意的结果。”(图文/于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