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智慧出行工作室”团队获第二届“芯创杯”铜奖
发布时间:2021-09-26

“智慧出行工作室”上台领奖(右二)

  9月17日,在2021世界计算大会期间,第二届“芯创杯”高校未来汽车人机交互设计大赛(以下简称“‘芯创杯’”大赛)总决赛成绩发布,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不同高校的60支入围参赛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华南理工大学“智慧出行工作室”团队(成员:江志奇、郑明霞、丁云彪、贾循,指导老师:姜立军、李哲林、欧阳波)凭借作品《无人驾驶交互车广告车》斩获本科组铜奖。

姜立军教授(中)与获奖团队成员

  本次赛事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吸引全国300余所高校、近800支队伍注册参赛。层层选拔后,共有60件作品闯入总决赛。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声控设计、嗅觉设计、视觉设计等。总决赛采取答辩形式,每支参赛队需在20分钟内,完成作品介绍与现场答辩。

  学校获奖作品《无人驾驶交互车广告车》突出无人驾驶+交互体验,设计出一款投放在公园等供游客观光的封闭园区的无人驾驶广告车,在自动驾驶、避让行人的基础上,创新性设计了车身前置eHMI屏,可以和行人交互,促进交通安全;设计了侧面广告屏,广告内容和人可以互动,并与电子商务应用关联。独特的车身设计和交互方式,容易形成网红事件,通过社交网络裂变传播,增强广告效果。经过现场答辩,最终获得本科组铜奖。

  据悉,“芯创杯”大赛由汽车电子产业联盟、赛迪传媒联合主办, 并面向高校学生征集有关汽车人机交互方式的创新设计概念或作品。大赛的举办,旨在促进汽车人机交互交叉学科的发展,培养和挖掘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智能时代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做出贡献。(图文/智慧出行工作室)


获奖作品《无人驾驶交互车广告车》介绍

  设计理念:这是一辆适合投放在公园等供游客观光的封闭园区的无人驾驶广告车。

一方面,它是一辆自动驾驶车辆,基于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开发套件研发,载有GPS天线、组合导航主机(惯性测量单元)、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感知套件。通过惯性测量单元和GPS天线提供定位导航,让车辆按照录制好的路线轨迹在封闭园区内进行自动驾驶。为了增加行人对车辆的信任感,获得更加愉悦且平静的交互体验,外观设计的方向定为亲和、圆润、简洁。整体以白色为主色调,配色简洁、更有现代科技感,造型乖巧,增加车辆与行人的亲和度。 

  在行驶过程中,位于车辆顶部的激光雷达和前方摄像头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和前方行人,当识别到前方有行人出现时,如果做出让行决策,车辆就会减速停车,同时,前屏出现相应动画,向行人表达车辆的让行意图,示意让其通过。

  前屏动画的内容是传统的行人行走和行人站立动画,我们用实验分别测试了文字、拟人化表情和传统的行人动画的实际效果,经实验,该动画方案具有最佳的反应时间表现,行人的识别正确率也是最高的。颜色为青色。在许多文献研究中,把青色看作为“最适合识别自动驾驶车辆和人车交流的颜色”,因为它区别于传统交通场景中出现的红色绿色黄色,具有足够的可辨别性、周边可视性等特点,同时也不会对其他交通标识如红绿灯、路牌等造成干扰。

  另一方面,它是一辆无人驾驶的流动广告车,对比传统广告车,它无需人为操控,外观轻盈灵巧、具有科技感,能比较好的吸引行人眼球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小车在道路上行驶,两侧的大尺寸显示屏能够在行车过程中向行人播放公益广告或景区贴士等信息,例如防诈骗、做好疫情防控等。当车辆识别行人的召唤动作后能够走近行人并自动停车。同时可向行人显示欢迎界面、和播放欢迎语音。游客可以通过两侧的触摸屏、体感传感器和摄像头,与小车进行体感游戏,或者拍摄图片,小车可以为游客生成个性化推荐商品,让游客自主下单。


通讯地址
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华南 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设计 学院B11栋
办公电话
020-39380726(院办)
020-39380729(教务)
020-39380730(学工)
友情链接
学校主页
教务处
学工处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社会科学处
研究生院
Copyright@2020 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