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数字教育”战略,推动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2025 年 9 月 18 日下午,“AI 赋能教学工作坊” 在华南理工大学大学城校区 B3-408 会议室顺利举行。活动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主办、智慧树网协办,吸引来自校内不同学院 20 余名教师参与。本次工作坊旨在帮助教师把握 AI 时代课程建设方向,依托知识图谱技术、智慧慕课 AI 构建技术及 AI 智能体,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与学习效率。
会上,学院本科教学副院长吕建明指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攻坚阶段,传统课程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进智慧慕课建设既是响应教育改革的硬性要求,更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他表示学院未来将结合新的智能技术推进课程和专业的建设,助力计算机学院拔尖人才的培养。
随后,智慧树网高级产品经理罗吉虹介绍了智慧树网关于智慧慕课的定义及特点、智慧慕课建设的核心要素、智慧慕课AI应用以及智慧慕课建设标准及流程,让老师们完整地了解智慧慕课内容。
智慧慕课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图谱、学科、AI、任务”四大引擎的协同联动,形成“从资源整合到教学落地”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图谱引擎搭建“知识-问题-能力-资源”四维结构化框架,实现课程内容的系统化组织。学科引擎聚焦不同学科属性打造个性化课程模式。AI引擎以“智能体+工具集”形式赋能教与学两端。任务引擎将教学过程转化为“结构化剧本”,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标准化与个性化统一。
针对教师在课程构建、工具使用中的个性化问题,智慧树网技术支持团队现场提供“一对一”辅导,现场解决数据导入异常、AI指令调试等技术难点。通过实操训练,教师不仅掌握了智慧慕课平台的高阶功能,更理解了如何利用数据反馈优化教学设计,对于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很有帮助。
此次工作坊是学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通过 “理论 + 实操 + 答疑” 三维培训模式,系统性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为智慧慕课建设与教学模式变革筑牢根基。未来,学院将持续深化与智慧树网的合作,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数据为驱动” 的智慧教育生态,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计算机科学拔尖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图文:学院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智慧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