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新闻传播第15期科研沙龙成功举办

2023-04-04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浏览次数:569

3月23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15期科研沙龙活动成功举办。本期活动邀请到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潘可武教授,他进行了题为《如何发现传媒学术命题》的主题演讲,并对学院品牌传播系佘世红副教授、曹亚昕博士后汇报的研究论文与研究设计进行点评讨论。活动由品牌传播系付佳副教授主持,院长陈刚教授致辞,活动吸引了来自各个高校百余名师生热情参与。

首先,新闻与传播学院陈刚院长进行致辞,他对潘可武教授热情参与此次科研沙龙活动表示衷心地感谢,对参会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大家在交流中碰撞火花,开拓思路,增进学术互动。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导师、潘可武教授

潘可武教授围绕着“我们应该如何去挖掘具有研究意义的命题?”“一个杰出的科研人该具备哪些素养?”“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论题应该注意什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演讲。他提出,要树立问题意识、理论意识,研究要遵循历史逻辑和空间逻辑,列举了《互联网时代下阿希从众实验在中国的探索性实证研究》等案例,详细介绍了传媒论文的写作要旨,并从文献、选题注意事项等方面具体介绍传媒论文的选题、写作和投稿。

随后,佘世红副教授进行了《我国计算广告从业者伦理感知的扎根理论研究》的主题分享。她认为,互联网广告发展到“计算广告”这一颠覆式创新阶段,数据、算法改变了广告的运作方式和体系,反过来也产生了伦理问题。为了找寻计算广告伦理治理的途径,该研究聚焦在从业者对于计算广告的伦理感知上,通过半结构化的访谈了解从业者对于计算广告伦理问题的认识、对于自我的定位、对于场域中各种伦理关系的把握,然后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最终析出从业者的伦理感知关键概念。

曹亚昕博士后进行了《大湾区企业品牌传播智能化与实现路径研究》的主题分享。曹亚昕认为,以跨界视野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品牌传播结合起来,用新技术提高大湾区企业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是新时代企业智能化品牌升级的必然要求。通过研究厘清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品牌传播如何智能化升级、制造业品牌传播如何与技术创新、制造业品牌传播如何解决现实问题,尝试通过研究资料厘清与回答理论对象的智能化升级、品牌传播创新与解决现实问题。

最后,潘可武教授对华南理工大学两位分享人的研究内容做出点评与指导,并对一些研究上的细节和理论建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潘教授还与现场同学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回答了老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至此,本次科研沙龙活动圆满结束。

潘可武教授主要研究影像美学与视觉传播,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剧传播中视觉形式动力机制研究”和教育部“移动短视频影像伦理研究”等课题,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并曾经执导大量的纪录片、广告片,作品如中央电视台《跨国风云》《跨越—文化体制改革十年巡礼》《百年沧桑话云南》《中国院士》等,其中《中国院士》获国家音像制品奖。


(图文/周琴雪 曹亚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