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广州起义,追寻红色起点”主题党课活动成功举办

2022-09-24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浏览次数:589

2022920日,“强国有我”革命文物资源进高校之“红色思政第一课”活动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成功举办。该活动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分党校承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与学生支部的30余位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首先参观了广州起义纪念馆中的“广州起义基本陈列”。广州起义纪念馆是一所为纪念民国十六年(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武装起义建立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府而设立的博物馆,是一所地方历史纪念性博物馆。在广州起义展览中广泛使用了多种形象设计和多媒体展示,如3D动漫、多媒体视频等高科技手段,以及油画、模型、历史场景的还原,重点制作还原了起义军攻打公安局、西壕口保卫战等历史场景。通过讲解员对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解读,师生们的眼前仿佛重现了当年广州起义人员的战斗场景,更加深刻、系统、全面地了解了广州起义这一“红色风暴”。

纪念馆讲解员为师生们讲述广州起义历史

随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书记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追寻红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州样本》的主题党课。这堂“行走的党史课”向师生们重点介绍了杨匏安旧居、新青年社南迁广州遗址、广东群报社旧址、中共广东支部成立遗址、中共广东区委旧址等五处广州现存的红色资源。通过深入挖掘党创建时期广州红色史迹背后的故事,帮助师生们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初心,凸显了广州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李岚书记指出,相比国内其他地方的中共早期党组织,马克思主义在广州的早期传播和中共党组织的创建及发展,具有独特的个性,即使放在全国来审视,也是表现非常突出的。它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落地生根的理论探索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基础。在场的师生认真聆听,都深受触动。

              李岚书记讲授主题党课 

最后,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为师生们现场演出了木偶剧《游曦》片段,以1927年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19岁女兵班长游曦为故事原型,真实还原了红军战士拼死守卫天字码头的历史场景。通过一段飞舞的红丝带和悲壮的战争场景,为师生们演绎了一位年轻女战士短暂而不凡的壮丽人生。演员们将革命先烈身上“宁愿流尽一滴血,无惧敌众我寡”的英雄气概,通过木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之上。现场通过道具、音乐、干冰等道具的应用,渲染出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再现了史诗化的战斗场面,使师生们身临其境。现场掌声雷动,所有人都为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感到震撼。

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演出《游曦》片段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本次“红色思政第一课”活动给师生们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激励师生们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师生们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合影留念


                                                /文 俞灵燕 吴健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