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举行聘任田奇客座教授仪式暨学术讲座

2021-12-21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浏览次数:416

129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聘任华为云人工智能领域首席科学家田奇客座教授仪式暨学术讲座在大学城校区A4-204举行。学校副校长李卫青、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相关负责人和师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主持。

活动伊始,李卫青副校长向田奇颁发聘任客座教授证书,并对田奇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对以工见长的华南理工大学而言,田奇教授的加入必将更好地推动学校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同时寄语不同学院要开展学科交叉合作,强强联手,勇攀高峰。

李卫青副校长为田奇教授颁发聘书

聘任仪式后,田奇教授带来题为《盘古预训练大模型》的学术讲座。他以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为引,指出作坊式的AI开发无法满足行业高效高质量数字化转型需求,而华为云于今年上半年发布的盘古预训练大模型(下称:盘古大模型)为AI带来了工业化开发新模式。“盘古大模型是对过去定制化、作坊式的开放迈向AI工业式开发的尝试。”

田奇介绍,盘古大模型包括NLP大模型、CV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大模型四大类,他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对每类模型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之后他提出,设计盘古大模型时有三个核心的设计原则,一是网络规模大;二是模型大,拥有强壮的网络架构;三是有优秀的泛化能力,场景覆盖率高,“不仅是单项的百米冠军,也希望是10项全能冠军。”田奇教授说道。

田奇教授结合盘古大模型存在的能源消耗、伦理法规风险等问题,指出盘古大模型尚未标准化。他希望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同学们能够踊跃投入其中,共同制作属于中国的AI大模型。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讲座内容向田奇教授提出跨学科融合、多种语言模型设计等问题,田奇教授对所提问题一一作出详细解答,他表示盘古大模型在不同训练阶段处理的内容不同,跨学科人才更有“用武之地”,其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诸如语言、文化等问题业已得到重视,日后将趋于完善。

据悉,田奇教授是计算机视觉、多媒体信息检索专家,IEEE Fellow,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青,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在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所任讲座教授或客座教授。(图文/方贺 温姝 吕丞蔚 刘秋旭 高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