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党员赴孔美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2021-12-11
文章来源:新闻与传播学院浏览次数:608为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12月8日,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工党员和关工委分会相关人员深入我校对口扶贫的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赴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让党员们在乡村振兴中做贡献,在革命旧址受教育。
当天上午,在孔美村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上,惠来县副县长黄宇钊介绍了孔美村在华工支持下取得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成就,感谢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们专程来到孔美村为孔美村的未来建设把脉。华工驻惠来县隆江镇孔美村第一书记易振介绍了工作队驻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及进展,并就孔美村未来的建设目标和规划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会上,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冯向阳介绍了教工党员曾参与的帮扶工作与乡村品牌建设的经验;段淳林教授表示,乡村振兴的主旨就是带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孔美村现今打造农文旅一体化特色村落的定位清晰,重点在于落地实践。可以借鉴国外智慧农业、无土栽培的经验解决孔美村土地少人口多的问题,依托互联网平台宣传孔美村科举文化等特色,发展隆江猪脚饭等区域品牌反哺乡村经济发展。陈刚教授提出,信息扶贫是扶贫中的“最后一公里”,华工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工科的优势,形成较突出的学科方向,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度最高,未来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乡村振兴的工作,帮助做好乡村文化历史的信息宣传,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孔美村。郑宇丹教授从扎根大地学新闻角度,结合教学科研对助力乡村振兴进行了积极探讨;罗韵娟教授从发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着眼,为孔美村文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学院关工委分会常务副主任刘继红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会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
座谈会后,党员同志们在村委领导和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孔美村进行实地调研,孔美村的村容村貌改良以及学校建设成果显著,驻村工作队推动的“我在孔美有三分田”项目亦初见成效。
“我在孔美有三分田”项目用地
当日下午,党员同志们一行前往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1927年11月21日,海丰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彭湃同志批示在该地兴建“红场”,筹备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连续十个昼夜突击施工,兴建了红台和红场大门。12月1日,在红场召开了五万多人参加的海丰县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党员们参观了彭湃烈士铜像、红场大门、红台、平民医院等,感悟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赤胆忠心。
在彭湃烈士像前合影
参观红场平民医院旧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此次赴孔美村助力乡村振兴调研,到海丰县红宫红场纪念馆党史学习教育更加显得意义重大,党员同志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张诗悦 | 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