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小杰
曹小杰,哲学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媒介技术与社会治理、味觉传播与跨文化实践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发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记者》等学术刊物,主持课题多项。主讲《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政策、法规与伦理》等本硕课程,主持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1门。曾获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等奖项。
基本经历
2018至今,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师、副教授
代表成果
媒介技术与社会治理论文
1.曹小杰. 2025. 作为技术焦虑的AI幻觉:基于批判未来研究视角的分析. 新媒体与社会. (4). 1-14. (CSSCI辑刊) https://link.cnki.net/urlid/CN.20250814.1351.002
2.曹小杰, 杨晶茹. 2025. 协商可见性:女性电脑DIY及其性别身份实践.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8). 154-173. (CSSCI辑刊)
3.曹小杰, 戴梦雅. 2023. 短视频平台隐私政策的全球在地化:对抖音和TikTok的比较分析. 传媒观察. (10). 86-94. (CSSCI)
4.曹小杰. 2023. 学术胡焕庸线与互联网研究的地理本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 122-129.
5.曹小杰, 柯晓姗, 杨晶茹. 2023. 开放获取与学术出版模式的再造:基于多利益攸关方模式的分析. 新媒体与社会. (1): 150-168. (CSSCI辑刊)
6.曹小杰. 2022. 媒介物的隐身:理解互联网文化及其治理的物质性——电脑作为方法. 新闻记者. (3). 3-13. (CSSCI)
7.曹小杰, 李新. 2021. 中国大陆互联网研究的“跨学科”迷思:规训与突破. 李立峯, 黄煜(编). 传承与创新:中华传播研究40年.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77-294.
8.曹小杰, 李新. 2020. “对不起,我错了”:自媒体道歉的文本策略与道义政治. 新闻记者. (8). 47-56. (CSSCI)
9.任天浩, 曹小杰. 2020. 从技术到架构:网络媒介进化对社会平台化的驱动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 144-152. (CSSCI)
10.曹小杰. 2019. 走向智能定制:5G技术重构内容出版流程. 编辑之友. (7): 23-27. (CSSCI)
11.曹小杰. 2018. 多元化与可治理性:互联网政治视阈下黑客研究的向度.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11). 120-138. (CSSCI辑刊)
12.曹小杰, 卢家银, 吴秋苹, 罗寰昕. 2017. 中国互联网治理指数报告——互联网法治发展情况分析.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1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42页.
13.曹小杰. 2017. 中国互联网政治研究的海外学派:知识生产图景及代际转向.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33-50. (CSSCI权威)
14.张志安, 曹小杰, 晏齐宏. 2017. 从美国大选看大数据与网络舆情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 (1): 83-90.
15.曹小杰. 2016. 2015年新西兰互联网治理动向及启示.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年度报告(2016). 北京:商务印书馆. 309-318页.
16.曹小杰. 2016. 网络语境下舆论研究的反思与路径. 舆论学研究(第二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2-67页.
17.曹小杰. 2016. 黑客精神与美国互联网治理:从《赛博空间独立宣言》发表二十周年说起. 岭南传媒探索. (6): 52-54.
18.曹小杰. 2016. 中国互联网文化的浮现:结构协商与话语生产. 新闻与传播评论. 73-80. (CSSCI辑刊)
味觉传播与跨文化实践论文
1.曹小杰. 2024. 跨文化传播的味觉取径. 社会科学报. 12月5日第6版.
2.曹小杰, 李慧宁. 2024. 跨地方饮食原真性的再造与传播——以澳洲Billy Kwong餐厅为例. 新经济. (1): 110-123.
3.曹小杰, 梁影霞. 2023. 跨文化可见性与身份政治的再生产:“老外吃中餐”短视频的传播分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6): 57-67. (CSSCI)
4.戴睿敏, 曹小杰. 2022. 饮食记忆的日常生产与跨文化传播——以“历史现场”粤菜叙事为例.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五辑). 97-117.
5.曹小杰. 2018. 认同的阈限:媒介消费与移民身份的建构——以新西兰报刊广告为镜像. 新闻与传播研究. (9): 81-94. (CSSCI权威)
6.曹小杰. 2017. 新西兰华文报刊传播的本土化转向(1865-1970).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4): 40-50. (CSSCI)
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1.曹小杰. 2025. 媒介伦理与法规. 华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集(第二辑).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264-273页.
2.曹小杰, 鲍磊. 2024.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932-940页.
3.曹小杰, 杜欣然. 2023. 斯坦福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922-929页.
4.梁光兆, 曹小杰. 2022. 司法案件的媒介报道与利益平衡——以劳某案为例. 传播法教学案例精选与评析(第一辑).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45-256页.
5.曹小杰. 2022. 协作与创新并重:项目制视角下的非标准答案考核.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课程学业评价方式改革案例集.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137-156页.
主持课题
味觉传播与跨文化实践课题
1.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度项目“城市传播视域下味觉标识融入城市形象研究”(在研)
2.广东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科学向‘膳’——广东省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科普”(在研)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大洋洲华文媒体‘中国’观念变迁研究(1890—2019)”(已结项)
4.校级基本科研业务费拔尖青年人才培育重点项目“味觉传播:传播研究的味觉盲点及其回应”(已结项)
5.横向课题“新西兰农业研究所食品安全与应对研究”(已结项)
6.广州市哲学社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华人移民媒介中的广州形象与认同变迁研究”(已结项)
媒介技术与社会治理课题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行动主义框架下的技术与媒介互动:ICT精英的媒介行动研究”(已结项)
教学研究与改革课题
1.主持2023年度校级教改项目“基于CDIO工程方法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在研)
2.主持2022年度广东省本科高校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国际传播卓越班人才培养计划”(在研)
3.主持2020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媒介伦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已结项)
4.主持2020年华南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新兴技术范式下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以媒介伦理课程改革及案例库建设为例”(已结项)
获奖情况
1.2021年“智能新闻的人机协作与伦理约束”获得2020年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优秀教学案例三等奖
2.2021年“认同的阈限:媒介消费与移民身份的建构——以新西兰报刊广告为镜像”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23年“媒介物的隐身:理解互联网文化及其治理的物质性——电脑作为方法”(新闻业务研究)获2022年度广东新闻奖三等奖
4.2021年“新技术范式下《媒介伦理与法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获得广东省2021年度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案例二等奖
5.2020年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
6.2020年获得广东省第九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三等奖
7.2022年获得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
联系方式
xcao3@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