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知

敬匠心・教师风采展 | 躬耕教坛,潜心科研——赵学艳老师的青春答卷

2025-09-10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展现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与感人故事,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敬匠心・教师风采展”系列文章。今天,让我们走近赵学艳老师,感受她深耕教育、逐梦科研的动人历程。

一、立德树人:倾情奉献显风采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赵学艳老师始终恪守教师职责,为人师表,甘于奉献。除因会议与项目合作需外出之外,她几乎每天都扎根实验室,工作至晚上十点半至十一点,全心投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学校公共事务,节假日无休,加班熬夜已成为她工作的常态。

在教学方面,赵老师积极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常年主讲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数值分析》和《最优化方法》,并辅讲博士生课程《复杂系统的建模、优化与仿真》《系统工程高级专题》,以及硕士生课程《系统辨识、建模与仿真技术》,同时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她教学任务繁重,但授课水平卓越,深受学生好评:“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效率高、条理清楚、讲解生动幽默、充满激情、认真负责,是大学四年中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其本科教学评教成绩持续位于前列,获本科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教师奖励。

赵老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主持院级教改项目,参与校级探索性实验项目与课程思政项目,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深化。作为教改成果,她的课程广受学生欢迎,学生不仅能听懂,更能学得好,教学效果显著,赢得广泛赞誉。

作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赵老师已招收并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36名。同时,作为团队核心成员,协助团队负责人培养博士生16名。她协助指导的博士生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系列论文,多人荣获国家奖学金与校长奖学金,并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其所指导的硕士生多次荣获国家级、校级竞赛奖项以及企业赛道国家级奖项。

赵老师还积极承担公共服务工作,曾担任研究生与本科班主任。在工作中,她严慈相济,关爱学生,诲人不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她积极参与学校与学院的各类公共服务,贡献突出,如投身学校招生宣传、参与抗疫工作,并获评先进个人。

二、科研服务:成绩斐然立标杆

赵老师的研究聚焦于随机系统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她改进了鞅论中的经典理论——Doob鞅不等式,建立了非负半鞅有界引理,针对一般滞后随机系统提出了由矩稳定性推断概率稳定性的蕴含定理,得出无附加约束的Halanay不等式通用估计,提出分时反馈控制方案,实现对具有任意时变性与非线性系统的噪声镇定,证实无界滞后反馈同样可镇定系统,揭示相关机理并构建理论框架。在应用方面,她参与企业油气高效回收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研发,并担任电力企业首席科学家。至今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发表9篇(长文6篇)。其研究成果获柴天佑院士、中国科学院郭雷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院士等权威专家高度认可。

赵老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荣获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024年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2025年获广东省青年科技创新奖。她还担任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等期刊编委,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TCCT)、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及副秘书长,中国仿真学会不确定性系统分析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IEEE控制系统学会广州分会副主席。同时,担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广东省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的科技与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受邀在中国自动化大会(CAC)做专题报告2次,开展CAA云讲座1次。

成长感悟:怀感恩之心,赴育人之约

回望育人与科研之路,赵学艳老师始终心怀感恩:“青年教师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学校搭建的平台、学院给予的关怀、团队并肩的支持,更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引与亲友的温暖后盾。” 即便手握多项荣誉、取得丰硕成果,她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在她看来,现有成绩不是终点,而是探索教育本质、突破科研难题的新起点。“比起‘收获’,我更看重‘责任’。” 赵老师坦言,唯有以更扎实的教学、更深入的研究持续奋斗,才能不负党的培养、学校的信任,也才能在立德树人的征程中,为青年学子点亮成长之路,为学科发展注入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