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归档

敬匠心・教师风采展|以赛促教守初心,三尺讲台育英才

2025-09-10

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展现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与感人故事,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推出“敬匠心・教师风采展”系列文章。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近学院的两位青年骨干教师——蔡鹤教授与董训德副教授,聆听他们深耕教学一线、勇闯赛事舞台、以创新赋能育人的动人历程,感受新时代高校教师“以匠心守初心,以实干育英才”的责任与担当。

一、以赛砺技:在高水平竞技中彰显教学硬实力

教学大赛是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更是推动教学水平提升的“练兵场”。蔡鹤与董训德两位老师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主动站上竞赛舞台,在与全国、全省优秀同行的比拼中,展现我院教师的教学风采。

2024年11月,广东省第七届高校(本科)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在广州工商学院落下帷幕。这场由省总工会、省教育厅联合主办,覆盖全省65所本科高校、822名参赛教师的“省级最高规格青教赛”,最终仅有120名选手晋级现场决赛。我院蔡鹤教授与董训德副教授凭借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稳定从容的现场表现,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工科组二等奖,为学院赢得荣誉。

而在2025年7月,董训德副教授的教学实力再获全国性认可——他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自动化类专业青年教师讲课(说课)大赛”中崭露头角,从全国多所高校的优秀参赛教师中成功突围;该赛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是全国自动化专业教学领域的最高水平赛事,且历经严苛选拔:初赛前,他精心打磨《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的教学视频、教案与创新设计方案,凭借贴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教学设计、AI技术赋能教学的前沿思路,成功通过线上评审晋级复赛;复赛现场,他沉着展现教学功底,最终斩获全国三等奖,让我院的教学创新成果在全国舞台上得到权威认可。

二、深耕课堂:用创新理念打造 “有温度、有深度” 的优质课程

赛场佳绩的背后,是两位老师日复一日对教学的打磨与坚守。他们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行业前沿、创新方法融入课程,让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易懂,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

蔡鹤:以 “项目 + 案例” 点燃工程思维

蔡鹤教授长期承担《经典控制理论与应用》课程教学,这门课程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高。为打破传统教学的“抽象壁垒”,蔡老师创新探索“项目驱动 + 案例教学”融合模式——他将工业界最新控制技术案例引入课堂,比如以智能生产线的控制方案为项目载体,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主动解决问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从理论推导到仿真验证,再到实际问题分析,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思维,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董训德:用 “科技 + 互动” 破解教学难点

《电机及拖动基础》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电机原理、拖动控制等内容抽象难懂,一直是教学中的 “硬骨头”。董训德副教授另辟蹊径,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让学生通过3D模型直观观察电机内部结构;线下,他结合实物演示,让抽象的理论“看得见、摸得着”。同时,他还引入AI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精准定位知识难点,针对性调整教学策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榜样力量:以匠心精神引领教学创新新风尚

两位老师的获奖,不仅是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期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生动缩影。一直以来,学院党委以党建引领教学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技术等新兴领域,鼓励教师探索跨学科教学与科研融合;通过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教学创新研讨会、师徒结对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比学赶超”的教学氛围。

未来,我院将继续以“以本为本”为导向,推进“四个回归”,持续优化教师发展体系,鼓励更多教师像蔡鹤、董训德老师一样,深耕教学、勇于创新,以匠心育英才,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