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长歆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姓 名: 彭长歆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职 称: 教授
岗 位:副院长
最后学位:博士
学习简历
199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2004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1990年~1996年  广东惠阳建筑设计院建筑师
2005年~2014年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副教授、建筑学系系主任
2013年~2014年   (美)弗吉利亚大学建筑学院访问学者
2014年~2016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2016年至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社会兼职
一、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理事
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常务理事
三、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
三、中国建筑学会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委员
五、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
六、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建筑;地域性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岭南园林

科学研究及学术成果
一、学术简介
彭长歆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以来,他以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为背景,研究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现代转型,在建筑师、建筑教育、建筑技术、建筑艺术、城市规划与园林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开拓岭南近现代建筑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研究体系等方面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2004年他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4年他在广州大学担任教职和建筑系系主任,从2014年开始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现任副院长。他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在内的研究课题多项,他撰写的研究论文广泛刊登于学术期刊,并在2012年出版专著《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和《华南建筑80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大事记(1932-2012)》(与庄少庞合着),2016年合作出版《中国近代建筑史》等著作。他在多个专业性学术组织担任理事或委员,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等。他还担任了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管理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委员,是《新建筑》杂志的特约编辑和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他于2012年获美国亚洲文化协会颁授捷成汉伉俪奖助金(Desiree and Hans Michael Jebsen Fellowship),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弗吉利亚大学建筑学院,研究一群十九世纪晚期至二十世纪早期在中国开展建筑实践的美国建筑师,以及他们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他也是一位长期开展研究性建筑实践的建筑师,在公共建筑设计、既有建筑改造、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设计等方面成绩斐然。

二、代表性著作
1.彭长歆:《现代性•地方性——岭南城市与建筑的近代转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2.彭长歆:《岭南近代著名建筑师》,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彭长歆、庄少庞:《华南建筑八十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发展大事记(1932-2012)》,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4.合著:《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4.参编:《辛亥纪念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代表性论文
1. 彭长歆、肖毅强.亚热带地域现代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华南建筑学人综述[J].世界建筑,2018(5):10-13.
2. 彭长歆.介入都市——基督教青年会在近代中国的建造[J].新建筑,2017(6):11-18.
3.彭长歆.中国近代工业设计的先驱[J].建筑师,2017(5):59-66.
4.彭长歆.清末广东黄埔的洋务建设与空间生产[J].新建筑,2016(5):44-49.
5. 彭长歆.北京亚斯立堂——W. H. 海耶斯在中国的设计[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7-106.
6. 彭长歆、肖毅强.构建学术话语的历史:岭南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J].世界建筑,2016(1):34-39.
7. 彭长歆.张之洞与清末广东钱局的创建[J] .建筑学报,2015(6):73-77.
8.彭长歆、肖毅强.构建学术话语的历史:岭南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J].世界建筑,2015(1):34-39.
9.彭长歆. 为城市低收入者设计—广州近代平民住宅建设.建筑史,2015,第36辑.:127-137.
10.彭长歆.清末广雅书院的创建——张之洞的空间策略:选址、布局与园事[J].南方建筑,2015(1):67-74.
11.彭长歆、肖毅强、庄少庞.“新三届”华南建筑人与他们的时代——兼论华南工学院建筑学科的调适与重构[J] .时代建筑,2015(1):15-21.
12.彭长歆.中国近代公园之始——广州十三行美国花园和英国花园[J].中国园林,2014(5)108-114.
13.彭长歆.“活着的历史博物馆”——殖民地威廉斯堡的保护[J].新建筑,2014(3):24-29.
14.彭长歆.清末广州十三行行商伍氏浩官造园史录[J].中国园林,2010(5):91-95.
15.彭长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一个非“鲍扎”个案的形成——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的现代主义教育与探索[J].建筑师,2010,(144):89-96.
16.彭长歆.一个现代中国建筑的创建: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建筑与城市空间意义[J] .南方建筑,2010,(6):52-59.
17.彭长歆.规范化或地方化:中国近代教会建筑的适应性策略——以岭南为中心的考察[J] .南方建筑,2010,(2):43-50.
18.彭长歆.地域主义与现实主义:夏昌世的现代建筑构想[J].南方建筑,2010(1):36-41.
19.彭长歆.纪念与继承——辛亥时代广州的纪念物、纪念建筑与空间生产[A]//殷力欣、赖德霖、彭长歆等编著辛亥革命纪念建筑[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0.
20.彭长歆.20世纪初澳大利亚建筑师帕内在广州[J].新建筑,2009(6):68-72.
联系电话: 020-87113624
电子邮件arcxpeng@scut.edu.cn

版权所有 © 202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