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2年4月5日
|
姓 名
|
刘定平
|
性 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5年1月
|
籍贯
|
湖北武汉市
|
民 族
|
汉族
|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
博士研究生
|
最后学位
|
工学博士
|
技术职称
|
教授
|
导师类别
|
硕导
|
行政职务
|
|
Email
|
314275679@qq.com
|
工作单位
|
华南理工大学
|
邮政编码
|
510641
|
通讯地址
|
广州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单位电话
|
020-87111923
|
|
个人简介
刘定平,男,1965年1月出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共党员。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优秀班主任和研究生级主任。高效旋流雾化深度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发明人。研究方向: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研究,固体废弃物(危废)高效资源化无害化应用研究,SCR燃料颗粒制备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铝渣铝灰高效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工作经历
1990-1992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能源部
1992-2001 武汉钢电股份有限公司发电部长、生技部长、总工
2001-202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副教授
2021-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教授
教育经历
1983 华中科技大学 工学学士
1987 武汉理工大学 工学硕士
2006 华南理工大学 工学博士
获奖、荣誉称号
2021.08 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2021.08 指导学生获得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铜奖
2021.10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1.08 荣获“南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一等奖
2020.08 指导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 铜奖
2020.10 荣获2020年杭州高价值知识产权智能产品创新创意大赛 银奖
2019.09 荣获“市长杯”杭州高价值知识产权智能产品创新和数字创意大赛奖
2020.08 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省赛 金奖
2021.08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三等奖
2020.08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
2020.08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创青春”创业大赛铜奖
2019.08 指导学生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金奖
2019.04 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奖 二等奖
2019.08 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 金奖
2018.08 获得2018年国际发明专利 金奖
2018.08 荣获2018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8.9 荣获2018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 金奖
2018.08 荣获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7.06 荣获“绿色广州”环保创新创意大赛 十大创新创意项目
2017.01 荣获2017年中国节能低碳标兵
2016.12 荣获“第五届金博奖”最高人气奖
2016.12 荣获2016年“国际创蓝奖”
2011.02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1.02 汕尾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0.02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9.08 云浮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3.03 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2.12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2002.12 冶金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 理事
研究领域
(1)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
(2)大型动力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
(3)远程在线故障与预警;
(4)固体废弃物(危废)高效资源化无害化应用研究,
(5)SCR燃料颗粒制备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6)铝灰渣水解特性研究
(7)铝渣铝灰高效资源化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
科研项目
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子课题等国家级、广东省、广州市重大科技项目、大型企业横向等项目共四十多项。 主持华能、国电、大唐、柳钢集团、新明珠陶瓷集团等烟气超洁净排放工程共计49项
铝灰污染气体释放与高效回收
铝灰的水解特性研究
铝灰的螯合与资源化应用
发表论文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139 篇,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编专著1 部,主编高等学校专业教材1 部
2013.08 《核电厂安全与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科研创新
获欧洲专利授权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5项,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5项
教学活动
主授课程:
(1)《能源工程管理》《能源经济学》《核电厂安全》
(2) 《电厂金属》《电厂化学》《热工测量及仪表》《热工仪表》
(3)《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 《发电厂动力部分》
(4) 《电厂集散控制系统》《单元机组集控运行》《热力发电厂》
(5) 《节能减排产业模式与创新创业》
(6)《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指导学生情况
2001-2017年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36人,培养学生获国家级奖2项;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人次
指导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2011.08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2011.08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
2017.06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华工校内选拔赛“三等奖
我的团队
能源清洁转换与系统优化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