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更新日期:2025年6月18日
姓 名 谢从珍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3年3月 籍贯 陕西石泉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无党派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 Email xiecongzhen@scut.edu.cn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邮政编码 510640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单位电话 87110613
个人主页 https://xcz-highvoltage-scut.net/
个人简介
谢从珍,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导,1994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在东莞市高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高电压测试、新产品研发及技术管理工作15年, 2010年入职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Ravi Gorur教授团队担任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2017年3月~2017年7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材学部兼聘。聚焦高电压与材料、AI交叉领域,主要从事新型功能电介质材料研发、输变电设备运行故障诊断及绝缘设计、智能输变电及防灾减灾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IEEE会员,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联盟绝缘子专委会委员、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委会委员、广东省大数据专委会委员、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专家、CIGRI 中国委员会架空线路专委会委员、电机工程学会电工产品材料生态循环利用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电工测试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应用专委会委员。
      近五年,已发表Advanced Materials、ESM、IEEE TPE、IEEE TTPEL、IEEE TIM、KBS等高水平期刊40余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开发研制了特高压交直流复合绝缘子等多项电力新产品,已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电力科学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曾任东莞市政协委员,获得“东莞市劳动模范”和“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称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一等奖指导老师。参与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工程的影响和适应对策》。
工作经历
1994.7-2007.8    东莞市高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技术员、部门经理、副总工
2010.8-2016.9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
2013.8-2014.8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
2017.3-201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材学部,兼聘
2016.9-今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
教育经历
1994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士
2010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曾任东莞市政协委员,获得“东莞市劳动模范”和“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称号。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IEEE会员,中关村智能电力产业联盟绝缘子专委会委员、电力行业绝缘子标委会委员、广东省大数据专委会委员、IEEE PES电力设备数字孪生工作组专家、CIGRI 中国委员会架空线路专委会委员、电机工程学会电工产品材料生态循环利用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电工测试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绝缘材料与绝缘技术专委会委员、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介电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应用专委会委员。
研究领域
聚焦高电压与材料、AI交叉领域,包括新型功能电介质材料研发、输变电设备运行故障诊断及绝缘设计,智能输变电及防灾减灾技术。研发高温储能薄膜、可回收环氧树脂、智能涂料等新型电工材料。提出适应复杂气象与环保需求的新材料设计方法,推动高温薄膜电容器等装备国产化,推动国产绝缘子实现从进口到全球领跑的技术跨越;突破极端天气下输电线路智能态势感知技术,结合大数据实现电网多种灾害智能评估预警,保障电网安全。
科研项目
近5年承担的主要课题:
1、2020.01-2023.12 国基面上:复合绝缘子芯棒高导热纳米改性及老化机理研究
2、2020.9-2023. 7 南网重大专项子课题:华南地区热带海洋气候电网关键设备湿热环境适应性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面向特殊湿热环境的新型复合材料产品开发及工程应用
3、2020.6-2023.5 南网重大专项子课题: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电网设施强对流环境下的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输电线路区域强风与杆塔基础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灾害防治与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4、2023.1-2024.1 边坡杆塔力学响应分析及结构健康监测
5、2023.1-2024.10 输电线路山火跳闸关键因素提取及概率模型研究
6、2023.7-2025.6 应用串联间隙的35kV线路防雷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7、2024.3-2026.3 基于数字孪生的输电杆塔-边坡四维态势感知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8、2024.8-2026.8 复合绝缘子芯棒环氧树脂的绿色回收及再利用技术研究
(更多详情见课题组网页:https://xcz-highvoltage-scut.net/)
发表论文
近3年代表作:
序号/论文名称/刊物名称/期号及页码/ 发表日期
1. Zhang D, Xie C*, Xu H, Zhou J, Bi C, Gou B, Cai H, Wang R*, Self‐Adaptive Dielectrics with Tunable Nonlinear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via Virus‐Like Structures Composed of Metal Particles. Advanced Materials, 2025.
2. Zhong A, Xie C*, Zhang D, Gou B, Zhou J, Yu S, Bi C, Xu H, Cai H, L. Li, Wang R*, Rational design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epoxy resin with thermal conductivity but electrical insulation through a multi-level network. Composites Communications, 2025.
3. Wang J, Xie C , Chen W,et al. A Frequency-Controlled Battery Adaptive Long-Distance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J]. IEEE Journal of Emerging and Selected Topics i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4. Wang J , Xie C , Yu S ,et al.A Generalized Modeling Method for Domino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 2025.
5. Yu S , Wang R , Xie C ,et al. CCMnet: A cluster-level contrastive cross-domain framework for GIS insulation defects diagnosis[J]. Knowledge-Based Systems, 2025.
6. Chen, W., Yu, S., Xie C. et al. TS-Net: a spatial–temporal entanglement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operational status of transmission towers[J].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5.
7. Yu S , Wang J , Xie C* ,et al.A Novel Bilateral Branching Network With Cost-Sensitive Res2Net for Diagnosis GIS Insulation Defects on Imbalanced Data[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2024.
8. Wang J , Yu S , Xie C* ,et al. Communication-Free Long-Distance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for Battery Load With Adaptive Switching of Constant Voltage and Constant Current[J].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2024.
9. Huang Y, Yu S , Xie C* ,et al. S2-EZNet: A scale and shape adaptive detection model for distribution surge arrester component defects[J]. MEASUREMENT, 2024.
10. Lin B, Gou B , Xie C* ,et al. Simulation analysis on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vegetation ashes and charged particles on the gap electric field distortion[J]. 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 2024.
11. Zhou J, Xie C*, Xu H, Gou B, Zhong A, Zhang D, Li L, Wang R*. Self-assembled nest-like BN skeletons enable polymer composites with high thermal management capacity[J].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12. Cai H, Xie C*, Gou B, Zhou J, Zhong A, Zhang D, Xu H, Bi C, Wang R*,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insulating coatings for prevention of wet flashover and icing in power system.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24.
13. Xie X , Xie C* , Wang J,et al.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Control Based on Cross-Coupling Compensation in Multireceiver WPT System Using Active Rectifier [J].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2023.
14. 谢从珍,钟安,杨畅,等.复合绝缘子芯棒电-热-力多场老化寿命模型及高导热改性[J].高电压技术,2025.
15. 谢从珍,莫子扬,余松,等.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的外串联间隙避雷器放电特性仿真分析[J].南方电网技术,2025.
16. 谢从珍,陈伟文,余松,等.风雨荷载下塔线体系动力响应预测的时空二次融合代理模型[J].南方电网技术,2025.
17. 谢从珍,梁国龙,王纪港,等.基于种群自适应蜣螂优化算法的输电铁塔传感器优化布置[J].广东电力,2025.
18. 谢从珍,李煜,苟彬,等.湿热环境下含芯棒-护套界面缺陷复合绝缘子的界面老化机制研究[J].绝缘材料,2024.
19. 谢从珍,徐华松,杨畅,等.纤维素气凝胶骨架负载SiC提升环氧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特性与热力学特性[J].高电压技术, 2023.
20. 谢从珍,苟彬,李煜,等.界面缺陷加速高温硫化硅橡胶在酸热环境下的老化开裂研究[J].高电压技术, 2023.
出版专著和教材
参与编著《气候变化对中国沿海工程的影响和适应对策》
科研创新
近5年的发明专利
1. 电-热-力多场老化下的复合绝缘子芯棒寿命预测方法 发明专利 2025-04-15
2. 一种基于无监督领域自适应的电力设备绝缘故障诊断方法 发明专利 2024-11-08
3. 一种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取能的D-WPT系统及方法 发明专利 2024-08-16
4. 基于代价敏感和双分支结构的气体开关设备PD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 2024-12-10
5. 长距离WPT系统、长距离WPT电池负载状态识别方法 发明专利 2024-08-27
6. 一种复合绝缘子芯棒老化评价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发明专利 2024-03-19
7.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23-05-23
8. 一种具有非线性电导和介电性能的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23-07-18
9. 一种多层结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22-12-16
10. 一种非线性电导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 2022-12-16
11. 一种硅橡胶材料老化状态多维联合分析方法 发明专利 2020-08-18
教学活动
主讲课程:
本科课程:高电压技术
研究生课程:电气设备外绝缘、电气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高电压前沿技术、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
指导学生情况
*已毕业博士7人:3人入职高校从事教职,4人入职南方电网
*在读学生:10名博士生,11名硕士生
*电力AI及高压输电本科生创新训练营:
  包括SRP计划、百步梯计划、创新创业计划、及自选课题
  培养模式:提供平台、技术支持和指导、自主研究、“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我的团队
课题组成员:
硕士生2人+博士生8人:新型电工材料研发
硕士生6人+博士生2人: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人工智能

研究生招生方向:
1、输电线路外绝缘(纳米绝缘材料,绝缘结构,多场耦合仿真,绝缘诊断)
2、智能输变电及防灾减灾(硬件开发,智能算法研究,电力气象)

研究生招生专业:
      电气工程、化学/材料、计算机相关专业

学生培养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科研,快乐生活。

研究生就业去向
      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深圳大学、南网、国网、华为公司等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8922356989            
      电子邮箱1: congzhen168@163.com
      电子邮箱2:xiecongzhen@scut.edu.cn
办公室地址:电力小黄楼208室(电力实验楼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