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Nature点名的四款AI文献综述工具,为综述撰写提供更丰富的专业选择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10

被Nature点名的四款AI文献综述工具,为综述撰写提供更丰富的专业选择

原创 七哥 EssayBot 2025年07月29日 20:26 湖南

图片


<mp-common-profile class="js_uneditable custom_select_card mp_profile_iframe mp_common_widget js_wx_tap_highlight" data-pluginname="mpprofile" data-nickname="EssayBot" data-alias="EssayBot" data-headimg="http://mmbiz.qpic.cn/sz_mmbiz_png/QL6icNvcuxo0YFfop8CvtqXBMudzZmZyQ0AEpIUl4xsRjiatrOUKibhvibJdmZ1cwTOSNwh33Ct63icW6Qzov2kt9oA/300?wx_fmt=png&wxfrom=19" data-signature="感谢关注Essaybot AI,Ai论文写作,使用ChatAI辅助学术论文写作,包括构思、草稿撰写、文献整合、检测和编辑等方面。智能AI让学术更智能" data-id="MzkxMDYzMTk5OA==" data-service_type="1" data-verify_status="2" data-origin_num="118" data-is_biz_ban="0" data-isban="0" data-biz_account_status="0" data-index="0">

     EssayBot感谢关注Essaybot AI,Ai论文写作,使用ChatAI辅助学术论文写作,包括构思、草稿撰写、文献整合、检测和编辑等方面。智能AI让学术更智能118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篇由 HelenPearson 撰写的新闻特写文章,标题为《Can AI review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 and figure out what it all means?》,发表于 2024年 11月 13 日于《Nature》。这篇文章聚焦于大规模语言模型(LLM)和其他 AI 工具在学术文献综述中的应用潜力与挑战。

七哥会先带大家简单了解计算机辅助综述的发展背景,再具体介绍四款具有代表性的 AI 工具,看看它们是如何在学术文献综述中发挥作用的;最后,再探讨AI在撰写综述时所面临的挑战,思考技术应用背后的难点与局限。

一、计算机辅助综述背景

在大型语言模型(LLMs)出现之前,研究者就已经用机器学习之类的算法来辅助查找和分析科研文献了。后来随着ChatGPT 这样的生成式 AI 兴起,科研界就想把大语言模型和其他软件结合起来,让写文献综述更高效。但专家觉得直接让大语言模型写综述不太靠谱,因为它的训练数据来源不清楚,可能混进非学术内容,而且生成的结果还经常出现 “幻觉”问题。所以,开发者们想出了 “检索增强生成”&nbsp;的办法:先向大模型上传人工筛选好的文献,再让大模型从这些文献中提取观点并进行撰写。

像 Consensus、Elicit 这些专业的 AI 科研搜索引擎,就是基于这个思路做的。它们连接了 Semantic Scholar、PubMed 等学术数据库,只要设置好筛选条件,就能自动检索并总结文献内容。虽然这些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工,但能大大提高综述效率,帮研究者把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分担出去。


二、四款AI工具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些基于 “检索增强生成” 技术的专业 AI 科研搜索引擎如何助力科研文献综述,接下来我们就具体聚焦于Consensus、Elicit、Scite&nbsp;和 Research Kick 这四款工具,看看它们各自在文献检索与总结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和优势。

1、Consensus

图片

Consensus 将传统学术搜索的严谨性与人工智能的优势相融合,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或通过对话式提问来响应用户需求。它输出的回答以同行评审论文为依据,强调 “基于证据” 的原则,并引用真实的文献来源;输出内容则以 “是否存在共识” 为核心导向。

2、Elicit

定位:文献综述辅助工具

图片

Elicit设计的初衷是帮助分析研究论文,可以从 SemanticScholar 语料库中筛选超过 1.25 亿篇学术论文。核心功能有三点:

1)根据研究问题自动检索文献并生成对比表格;

2)提取论文的不同部分内容,如方法、结论、变量等;

3)支持限定关键词、文献筛选、提取特定字段,如样本量、实验设计等;

3、Scite

定位:引用追踪与证据强度分析工具

图片

它是以“Smart Citations”为核心的 AI 平台,帮助研究者发现、评估和追踪文献引用的上下文与证据类型。可以显示一篇论文被引用时是“支持”、“反对”还是“仅提及”;

4、Research Kick

定位:多功能 AI 工具集

图片

<p class="p_text_indent_2 wp_editor_art_paste_p" style="font-size:20px;font-family:微软雅黑, "microsoft yahei";line-height:1.75em;">由 Mushtaq Bilal 设计,集成了 Semantic Scholar、Google Scholar、Scite 和 PubMed 等学术数据库,能帮助用户识别研究空白、构建研究问题等。

以上这四款专业综述工具,在我的高级学术平台都已集成,平台内还配备了许多文献综述GPTs学术应用,它们同样依托 “检索增强生成” 技术,接入了权威学术数据库,输入提示词,就能自动提炼核心观点、整合综述内容。

图片

三、AI写综述的局限与挑战

大家不难发现,像Elicit、Consensus 这类工具,只需输入关键词,就能迅速生成数十篇论文的摘要和核心观点。但实际上,AI模型的知识范围,是由它的训练数据所决定的,对于那些于付费数据库中的文献,AI往往无法有效检索,这就让它生成的综述内容常常带有片面性和不完整性。

多数时候,AI只是从摘要中提取关键词,再做类似归纳的工作,如果没有上传论文全文,它甚至可能无法弄清楚研究方法和样本数据的具体情况。Clark 团队 2023 年开展的系统性研究也表明:这些人工智能工具仅能在 “阅读与评估” 阶段提供有限帮助,而在检索策略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设定、数据整合等更复杂的环节,几乎发挥不了作用。

Nature新闻也曾提到,一份规范、高质的系统性综述,往往需要研究者投入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从数百上千篇初筛文献中逐一筛选、确定保留篇目,再提取数据、评估偏倚、开展元分析、进行反复交叉验证……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AI并非不能用,但它仅仅只是一个初稿工具,它能节省时间,却不能代替研究者思考。

图片

七哥给大家推荐的高校都在用的AI平台——高级学术版专业应用平台,集成了ChatGPT、Claude、Gemini、Grok等Al大模型的PLUS版本平台,包括 ChatGPT-4o、o3、4.1、4.5、Gemini 2.5 Pro、Claude 3.7、Claude 4、DeepSeek 满血版、Grok 3 、Grok 4等原生线路,还有国际主流的GPTs学术应用,可以辅助大家高效完成科研和学术写作任务,当然撰写SCI论文、硕博论文,课题、职称论文、国社科、国自然基金本子也是手拿把掐。再搭配七哥实操的专业教程,你只会惊呼为啥没早认识七哥!(七哥微信:yida985)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