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热烈祝贺钱志云、吴培琳、段雨龙同学以优秀的学业成绩顺利毕业!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4-09-26浏览次数:27

2024,热烈祝贺钱志云、吴培琳、段雨龙同学以优秀的学业成绩顺利毕业!

    

       钱志云同学研究采用不同尺寸的纤维素作为生物质碳源模板,通过在富含氧官能团的纤维素表面配位过渡金属钴离子促进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ZIF-67)在纤维素表面原位生长,构建具有2电子反应活性的纤维素/Co-ZIF催化材料,达到实质提升H2O2产率等目标。深入探讨了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其性能调控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其在电芬顿分解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并在Small等国际高质量期刊在线发表,并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高分子科技、生物质、新浪、网易、凤凰网等知名媒体广泛报道,2023年以项目负责人参加第十七届广东省“挑战杯”决赛特等奖和学校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吴培琳同学研究采用湿气自发电作为一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具有低碳环保、使用便捷和无地理、气候环境限制等优点,在安全、全天候自供电设备等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新能源变革和电力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持技术之一。目前湿气产电所采用的活性发电层材料存在离子内阻大、均衡性差等问题,导致产电功率低(尤其短路电流普遍在nA或μA水平),限制其广泛应用。本研究分别采用“全溶解纤维素溶液”、“纳米纤维素浆液”两种填充策略,通过冷冻盐析法制备纸基/LiCl离子导体,在其上、下表层分别设计带有相反离子电荷的纤维素聚电解质,构建三明治式纸基/LiCl离子输运结构,探究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内在关系,研究湿气产电机理,提升湿气产电功率。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并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Interfaces,造纸科学与技术、Chinese ChemicalSociety等国际高质量期刊在线发表,2023年以项目负责人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南理工大学校赛中荣获银奖等荣誉!




       将农林业生产中大量废弃的可再生农林木质纤维素资源高效转换成高附加值的功能结构材料,用于替代不可再生的石化类塑料、金属及无机等常见材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应用前景,并有望缓解日益增长的能源与环境危机。然而,现有相关制备技术往往会因功能单一、制备成本高昂或应用面窄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场景。本论文围绕上述问题,段雨龙同学以低附加值农林废弃颗粒为原料,通过构建纤维素溶解-再生过程中的氢键重建胶粘策略,制备轻质高强的木质纤维素泡沫,并以其作为结构模板,通过木质颗粒间存在的再生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引入并封装无机相变材料,构筑高性能木质纤维素热调节器。通过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内在联系,探讨其制备机理,并研究其在建筑围护热管理领域替代传统保温隔热材料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件,并在造纸科学与技术以及在高质量国际高质量期刊投稿评审在线发表,2023年以项目负责人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华南理工大学校赛中荣获银奖等荣誉!该课题得到了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团队的合作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