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川:自科项目申请书准备与写作的个人体会 PPT 内容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4-01-03浏览次数:10

刘西川:自科项目申请书准备与写作的个人体会 PPT 内容

 刘西川 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2023-11-24 00:01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如何写出一个好的自科项目申请书?

自科项目申请书追求的是:推进理论认识。

自科项目申请书:写给谁看?

  • 说服(同行专家)

  • 合约(课题申请者与基金提供者)

  • 计划(工作部署)



个人认为,要写好申请书至少需要搞清楚两点:

第一、申请书是什么?申请书包含哪些内容?

第二、总结和借鉴一些关键部分的写作经验。

今天分享和交流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上述两个方面。

第一个部分讲讲自己对申请书中有关部分“是什么”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个部分是讲讲自己在申请书一些地方的“处理”体会。


问题(理论视角)

1.研究问题是所关注事物现状与已有理论解释之间的差距,或者说,是研究者对某种理论或某些理论对事物本身的解释或预测的不满意。

2.提出问题的主要手段就是研究综述,其功能就是界定这个“差距”、揭示这个“不满意”。

3.有待突破的地方是:

第一,是已有理论与事物现状之间的认识差距还没有找准,内容散乱就是指这个“认识差距”处于一种模糊或朦胧的状态。

第二,是问题个数比较多。如果是问题个数比较多,就需要进一步思考:最核心的那个问题是什么?以及,这些问题之间是否存在逻辑上的联系。

研究目标

1.研究目标就是要告诉大家,这个课题通过对某个研究问题的考察与分析,最终想要达到的一种预期状态。预期状态应该是缩小上面提及的认识差距,将不满意变为满意。

2.研究目标的直接表现形式就是是否增进了该领域的理论认识水平,显然,研究目标就是要告诉大家,是否在理论上“解决”了某个研究问题。

3.就研究目标而言,衡量、影响因素及效应等研究在推进理论认识方面就弱了一些。

文献综述

1.如前所述,文献综述是阐明选题依据的重要手段。

2.文献综述是提供对话与论证的基础与背景。

3.很多时候,是因为缺乏对研究文献的深入钻研,才导致无法提出像样的研究问题来。

4.文献综述里面的有些内容还为研究项目的研究设计提供方法论指导。

研究设计

1.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将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或者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寻找回答研究问题或检验假说。

2.狭义的研究设计,是指研究方法和技术部分,主要包括对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概念或变量的测量方式、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法等。在这一部分,至少需要交代:

第一、准备采用何种研究方法?

第二、想用什么方法和资料来回答研究问题,来验证某种解释?

3.研究设计还包括与项目开展有关的时间进度、工作方案、任务安排等方面的具体计划内容。

分析框架

1.通常情况下,一项研究中往往会有几个核心或关键的概念(有必要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含义进行界定、说明和探讨)。

2.分析框架的基石是:应对研究所采取的理论视角或理论框架进行一定的说明(在什么的理论框架下?从哪种理论视角出发?)

3.分析框架为验证假说、比较竞争性解释以及理论对话提供平台或背景。决定了“讲故事”及分析的顺序、内容和重点。

假说

1.假说是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初步的、猜想性“回答”。

2.假说主要来自文献,先要搜集、研读和分析相关文献,在比较过程中找出自己“心仪”并认为有竞争性的假说。

3.好的假说至少要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这个假说应有理论基础,假说至少要和某个或某几个理论概念有关。

第二个条件是这个假说可以检验,运用数据、变量及指标就可以对它进行验证。

第三个条件是这个假说有靶子或有参照的假说。

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是围绕研究目标,展示和论证针对某个问题的整个研究设计,即先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然后针对问题结合理论展开分析。

2.研究内容一般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研究问题,重点写“问题是什么”,涉及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概念有哪些,产生来源、具体表现形式、该问题的理论含义等;其二是研究设计,重点写这个问题的分析框架、具体思路以及需要关注的细节等。

3.与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相比,这一部分所关注的研究问题不再体现为“问题”,而是“命题”或“假说”。也就是说,研究内容部分要围绕命题或假说展开,是对某个研究问题已有初步的答案,然后对其进行验证,是对其他竞争性命题或假说的排除。总而言之,研究内容的重心是命题或假说。

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本来是研究设计中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会单独拎出来讲。研究方法是针对研究问题的,因此要贴切。所谓贴切,是指研究方法一定要与研究问题匹配,研究方法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某个具体问题而服务的。

2.研究方法是思维方式,强调对概念、变量等之间可能关系的认知与猜想。研究方法是“实验”:自然科学强调可控制与可重复,人文社科强调可沟通性。研究方法是技术手段,为验证命题服务,且具有比性。

3.实证分析,数据是王道,没有数据,就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数据,要熟悉数据的结构和内容,将数据(信息及指标)与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在脑海里不停地翻滚,在不断操练过程中增强对数据的质感和问题意识。

项目申请书

1.项目申请书:是围绕所提出的研究问题,为验证所提出的假说或预设而构建的研究设计,并论证该研究设计的逻辑合理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2.该定义的启示是:

第一、课题申请书的主体是“研究设计”,而不仅仅是“选题”那么简单。

第二、课题申请书中“选题”的“题”重在假说或预设上,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问题。

第三、课题申请书除了选题和研究设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论证研究设计的合理性与创新性。

写作经验之“选题依据”部分

建议:使用四段论、开门见山。

第一段:通过事件或事宜(Issue),基于事实引入“问题”的经验部分;然年,快速拉回到“文献”中的研究领域或研究主题,上升到“问题”的研究部分

第二段:引入文献评述,找出“不满”或“分歧”,指明可能的提升空间。

第三段:逐一交代本项目的目标、问题、假设、特点及可能发现等。

第四段:论证价值与意义(具体)。

写作经验之“文献综述”部分

首:紧扣主题(为选题依据提供支撑、与研究内容对应)

中:分节(按问题或假说)、分类(按内容或观点)

尾:(与问题)呼应、(有针对性的)评价

写作经验之“研究内容”部分

其一、研究内容要紧紧围绕假说的提出与验证展开。

其二,研究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三部分内容:假说是什么?如何提出假说?如何验证假说?

其三,研究内容部分要有设计感。其四,研究内容的分解要符合逻辑。

写作经验之“研究内容”部分

个人认为,写好申请书要抓住三个重点。

  1. 强调问题导向,问题来自于文献研读。问题“辣眼睛”的关键是其理论生长点。

  2. 就科学研究而言,假说反映的是新理论了。没有假说或假说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没有结论”。假说是联系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的桥梁。假说首先来自文献,是理论认识之间的“差距”,然后在研究设计下验证假说。

  3. 课题申请书就是一项研究设计,要写出设计感来:

第一,紧紧围绕假说提出和验证展开。

第二,问题或假说分解合理,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和结构合理。

第三,要能体现出:按照申请书的设计和部署,研究目标可以一步一步地逼近。


翻转手机查看PPT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