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Grätzel”太阳能电池创下新的效率记录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3-11-15浏览次数:10

透明“Grätzel”太阳能电池创下新的效率记录

2022-12-23
来源: 字节点击
关注


介观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DSC),通常被称为著名的Grätzel电池,是 32 年前由 Brian O’Regan 和 Michael Grätzel 开发的。DSC 使用光敏剂将光转化为电能。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 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制造透明光敏剂的方法,这种分子可以被光激活并吸收整个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以前版本的 DSC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阳光直射。

新发现为轻松获得高性能 DSC 铺平了道路,并为使用环境光作为能源的低功耗电子设备的电源和电池更换等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再发Nature!

微算云平台|做计算找华算,关注微算云平台2022/10/27 14: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利用吸附在纳米晶介孔二氧化钛(TiO )薄膜表面的光敏剂,连同电解质或固体电荷传输材料,将光转换为电能。它们具有许多特点,包括透明、多色和低成本制造,并被部署在玻璃立面、天窗和温室等位置。近年来敏化剂、氧化还原介质和器件结构的发展提高了DSCs的性能,特别是在环境光条件下。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效率,关键是控制TiO 表面染料分子的组装,而这有利于电荷的产生。
在此,来自瑞典乌普萨纳大学的 Anders Hagfeldt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 Yiming Cao & Michael Grätzel 等研究者报道了在 TiO 表面预吸附 一层 羟肟酸衍生物的路线 ,以 改善 两种 新设计的共吸附增敏剂 的 染料分子填料 和 光伏性能 ,这种 增敏剂 可以 在整个可见区域定量地收集光 。相关论文以题为“ Hydroxamic acid preadsorption raises efficiency of cosensitized solar cells ”于2022年10月26日发表在 Nature 上。
微算云平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再发Nature!
为了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的光伏性能,需要开发具有高吸收系数和横跨整个可见域的广谱响应的敏化剂。然而,由于分子间强烈的π-π相互作用,这种类型的敏化剂倾向于在二氧化钛(TiO )表面聚合,导致光激发敏化剂的猝灭和PV性能的恶化。目前,全色染料的增敏剂与TiO 表面的窄光谱响应染料结合,可以提高光电流和光电压,从而获得性能更好的器件。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协敏化策略被证明是无效的。识别用于高效共敏太阳能电池的染料,需要艰苦的研究,包括分子设计、合成和筛选。为了进一步发展DSCs,了解和控制两种敏化剂分子形成的单分子层的吸附和自组装及其性质至关重要。
在这里,研究者介绍了 两种新的敏化剂 (图1a) 互补可见光域光吸收 。研究者测量了它们在TiO 薄膜表面的共吸附动力学,发现两种染料在TiO 上初始快速吸附后,随着染色时间的增加,在短波长域吸收光的共敏剂逐渐从TiO 表面解吸。通过对吸附在氧化铝(Al )表面的染料的光致发光测量,得到的分子组装不那么密集和无序,表现出较短的荧光寿命和较低的荧光量子产率。
重要的是,研究者发现在共敏化之前将2-(4-丁氧基苯基)- -羟乙酰胺(BPHA)分子吸附在TiO 表面(图1a)会延缓染料分子的吸收,抑制共敏化剂的解吸,从而获得更好的填充密度和增加染料单分子层的有序度。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所吸附的敏化剂的荧光寿命和荧光量子产率。结果,DSCs的光电流和功率转换效率(PCE)得到了显著提高。
研究发现,在标准空气质量1.5全球模拟阳光下,表现最佳的共敏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为15.2%(独立证实为15.2%),并表现出长期运行稳定性(500小时)。在较宽的环境光强度范围内,具有较大活性面积(2.8 cm )的器件表现出28.4%到30.2%的PCE,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该的发现为方便地获得高性能的DSCs铺平了道路,并为使用环境光作为能源的低功率电子设备的电源和电池替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算云平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再发Nature!
图1. BPHA预吸附剂的分子结构及其对TiO 表面染料组合的影响
微算云平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再发Nature!
图2. BPHA预吸附剂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微算云平台,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再发Nature!
图3. DSCs在环境光照条件下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