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Nature Energy,人造树叶CO₂RR!


第一作者:Motiar Rahaman
通讯作者:Erwin Reisner
通讯单位:英国剑桥大学
论文DOI: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3-01262-3
全文速览
由太阳能驱动的二氧化碳还原生成高能量密度液体燃料,在碳中和循环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虽然,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可以合成简单的气态产物,但是,构建用于液态多碳产物生产的无辅助光电化学装置,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在这里,作者通过将氧化物衍生的 Cu94Pd6 电催化剂与钙钛矿-BiVO4 串联光吸收器集成,构建了人造树叶装置,该光吸收器可以将 CO2 还原与水氧化相结合。有辅助偏压的Cu94Pd6|钙钛矿-BiVO4 串联设备可以实现 ~7.5% 的多碳醇法拉第效率(乙醇和正丙醇约为 1:1)。而无辅助偏压独立设备在空气中,在模拟1.5 G太阳光辐射下,能够以~40 µmol h−1 gCu94Pd6−1的速率独立运行20 h,产生~1 µmol cm−2 的乙醇。这项研究展示了人造树叶可以利用二氧化碳直接生产多碳液体燃料,这使得人类离利用阳光生产复杂的高附加值产品又近了一步。
背景介绍
阳光驱动转化温室气体 CO2 为燃料可以将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储在产品中。多碳醇等高能量密度含氧化合物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产物,因为它们易于储存、运输和直接用作液体燃料。尽管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将 CO2 电化学转化为多碳醇,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在人造树叶上通过太阳能直接从 CO2 水溶液生产多碳液体燃料的报道。
近年来,在光伏发电和太阳能驱动催化过程中,卤化铅钙钛矿已成为最有前景的光吸收器之一。钙钛矿光吸收器既可以间接耦合,作为电解系统的光伏电池,也可以封装并耦合到集成光电化学催化剂中,用于溶液中的直接太阳能电化学转换(PEC)。基于钙钛矿的光电阴极和水氧化 BiVO4 光电阳极的组合常被用作串联平台,分别用于将 CO2 还原为合成气(含有 CO 和 H2 的气体混合物),或使用分子或金属合金催化剂选择性地形成 CO。然而,在无偏压条件下,这些串联装置尚未实现 C-C 键形成,并产生多碳。使用耦合到电解系统的间接光伏发电,能够以较低速率生成多碳烃和含氧化合物,例如,在外部使用商用太阳能电池来产生足够的电压以形成产物,或在额外的电偏压下使用 Si 基光电阴极以形成产物。
在传统的 Cu 催化剂上,由 CO2 和 H2O 形成多碳产物需要较大的过电势(<-0.8 V vs RHE)。因此,已报道的串联 PEC 装置不能为无辅助的多碳合成提供足够的偏压,目前可以生成的产物仅限于 C1 产物。因此,组装一个集成的独立 PEC 平台,用于利用阳光,CO2 和水独立生产多碳 (C2+),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
图文解析

图 1. 双金属催化剂的人造树叶示意图及其表征。 a,无辅助偏压的 BiVO4-钙钛矿|Cu94Pd6 人造树叶示意图。 b–g,氧化物衍生的 Cu94Pd6 催化剂的 STEM-EDX 映射图 (b)、TEM 图 (c)、HR-TEM 图 (d)、粉末 XRD 图 (e),以及 Cu (f) 和 Pd (g) 区域的 XPS 图(灰点表示数据点;彩色线表示拟合)。

图 2. CuxPdy 催化剂的电化学分析。 a,在活化的 Cu94Pd6 催化剂上,在不同电位下的不同产物法拉第效率(FE)。 b, c, 在受控电位电解实验中,乙醇的 FE (b) 和产量 (nAlcohol) (c)。 d,不同组分的 CuxPdy系统的活性比较。 e, f, 同位素标记实验;在-0.53V vs RHE 下,测试 12 h,使用 12CO2 饱和以及 13CO2饱和的 0.5 M KOH 电解液(pH 7.3)。通过 1H NMR 光谱证明多碳醇 (e) 和甲酸盐 (f) 是由 CO2 产生的。

图 3. 在低过电位下,在活化 Cu94Pd6 催化剂上的多碳生产的机理分析。 a,在相分离的 CuPd 系统上,形成多碳醇的机理示意图。 b,DFT 研究,证明了与纯金属 Cu 相比,CuxPdy 系统更倾向于 *CO 吸附。。 c,活化的 Cu94Pd6 催化剂的 Operando 拉曼光谱;在非常低的过电势下有很强的 *CO 吸附,这可以解释催化剂的多碳活性。

图 4. 使用有辅助偏压串联 BiVO4-钙钛矿|Cu94Pd6 设备和无辅助偏压独立人造树叶的无辅助多碳醇生产。 a,b, 有辅助偏压串联人造树叶装置的照片;显示了 BiVO4 侧 (a) 和 Cu94Pd6 催化剂侧 (b)。比例尺,5 mm。 c,在斩波、连续和无模拟太阳光照明(AM 1.5 G;100mW cm-2;扫描速率,10mV s-1)下,使用有辅助偏压串联装置的CV 曲线。 d,20 小时无偏压 CO2 光电解测试。插图:由于表面氧化物还原导致的高初始光电流。 e,20小时无辅助CO2光电解产物的FE。 f,g, BiVO4 侧 (f) 和 Cu94Pd6 催化剂侧 (g) 的无辅助偏压独立人造树叶的照片。比例尺,5 mm。 h,来自独立人造叶的光电 O2 产量,其中 nO2 表示产生的氧气量。 i,光照射 20h 后(1 个太阳光强,AM 1.5 G),独立设备在光电阴极处形成的产物量 (n)。 j,运行 20 小时后,基于独立设备的光电阴极和光电阳极侧检测产物而计算的电荷平衡。
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作者展示了一种独立的人造树叶装置,该装置可在 1 个太阳光照射下,直接在 CO2 水溶液中生产多碳醇。活化的 Cu94Pd6 双金属催化剂与无偏压钙钛矿-BiVO4 串联装置连接,用于太阳能驱动的多碳 (C2,3) 产物合成。相分离的双金属材料在低过电位下具有电催化合成多碳产物的活性。DFT 计算表明,Cu 中 Pd 改善了 *CO 吸附和稳定性;而原位拉曼研究显示即使在 0 V vs RHE 时,也有强的 *CO 吸附峰,表明活化催化剂适用于在非常低的过电位下生产多碳醇。有辅助偏压 Cu94Pd6 | 钙钛矿-BiVO4串联人造树叶装置实现了 280 ± 30 µA cm−2 的合理稳态光电流;并在 1 太阳照射下,实现了7.5% 的多碳醇FE。无辅助偏压独立人造树叶运行 20 小时后,可以产生~1 µmol cm-2多碳醇,产率为 ~40 µmol h−1 gCu94Pd6−1。新型人造树叶系统可用于形成不同的长链碳燃料和化学品。
请先 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