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出paper很痛苦,这里有顶刊Nature写作指南!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3-04-22浏览次数:10

发不出paper很痛苦,这里有顶刊Nature写作指南!看完我马上转了!| 今日有书

科学大院 2023-04-22 07:01 发表于北京

图片


本篇文章正文共3103字

预计阅读时间约为9分钟


作为曾经科研汪的一员,大院er深知发不出paper的痛苦。所以今天就为大家总结一份写作指南,告诉大家Nature论文的背后的惊人小秘密,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写一篇Nature级别的论文吧😎~

图片

图片来源:bilibili.com

大院er为什么有这种资格介绍这件事儿呢?因为大院er手里有国内外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Nature《自然》论文精选集。这部精选集荟萃了Nature《自然》自1869年创刊以来最具开创意义、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献,并且是英汉对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Nature论文里都有哪些不可错过的诀窍。

 立意高大上


要发一篇Nature级的文章,立意一定要比别人高那么一点点。

图片
图片来源:bilibili

下面为大家举几个栗子——

图片

向下滑动查看


Nature杂志评选出的150年十大最具影响力论文,
https://www.nature.com/collections/fajcgfjdgh/。论文详见《自然》百年科学经典(套装共十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大家务必不要操之过急。下面我们也举一个反面的例子——

图片
彭斯(左)与弗莱西曼(右)

1989年3月,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西曼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电解重水观察到了明显的放热现象。他们将这一结果归因于“冷核聚变”。不过这一研究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争议。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七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弗莱西曼-彭斯实验之后,众多科学家纷纷吐槽。以上几篇便是科学家在Nature上发表的相关文章。

1989年5月初,美国物理学会在巴尔的摩年会上对冷核聚变提出了严厉的谴责。而两个半月以后,美国能源部(DOE)的调查小组正式对外宣布“没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庞斯和弗莱西曼的方法产生了聚变。而这个例子也告诉我们,没有好的选题不要着急,找准机会吐槽别人也是可以发顶刊的~

图片来源:bilibili

 题目抓眼球


找到合适的课题自然是写好论文的根本,不过起一个好的题目,也可以帮助你的论文在成千上万份稿件中脱颖而出,迅速吸引编辑和审稿专家好奇的目光。

比较稳妥的办法是追随大牛的脚步,譬如——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不过我们今天就要介绍剑走偏锋的写法。譬如利用名人效应:

图片来源:《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九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这里的“杰斐逊”指的就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与黑人女奴莎丽·海明斯的绯闻被传了将近二百年之后竟然被科学家证实了。

再譬如,生动的拟人与比喻: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二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五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再再再譬如,混入一些奇怪的东西: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二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本文描述了一种诱导动物发情的激素的分离。作者阿道夫· 布特南特是德国当时最受人尊敬的化学家之一,他曾于1939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催情激素及其类似物是计划生育药物的常规成分。

至于有的同学喜欢把题目写成疑问句,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不过也是可以有的,譬如——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一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一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五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以上三篇都是Nature中确实存在的论文,不过最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时俱进。现在再写一篇《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恐怕就很难发Nature了……

 行文如流水


作文章,古人讲究要“行云流水”。写论文也是如此。虽然科学家在一般人的眼中总是不苟言笑的怪咖,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有文采的文章其实更容易受到期刊的青睐。举几个栗子——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一卷(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值得一提的是后一篇,就是大名鼎鼎的《人类基因组的初步测序与分析》,也就是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序列的那篇论文。

当然,这对于不少同学来说并不容易。那么,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言简意赅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九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这篇发表于2001年的论文,第一作者永松纯当时还是一名本科生。文章原文只有三页。

相信看惯了长篇大论的审稿人看到这样一篇超凡脱俗的论文也一定会眼前一亮的

 插图要好看


在不少人眼中,科学家群体作为直男癌晚期患者,审美基本停留在下面的层次:


然而事实真相是所有人对于美丽的东西都是没有抵抗力的——

结核分枝杆菌H37Rv 染色体的环形图
图片来源:《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九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人类基因组中大于300 kb 的保守同线性片段和区块叠加在小鼠的基因组上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电压感受桨残基与膜内侧和外侧的可结合性
图片来源:《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当然也有人愿意皮一下——

DNA 折纸术造型
DNA折纸术造型DNA折纸术的绘图与结合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英汉对照版):第十卷.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图片选自《折叠DNA以形成纳米尺度的形状和图案》一文(440, 297-302; 2006)。文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保罗·罗特蒙德利用纳米技术,能够设计DNA使其折叠成几乎任意的二维图案。

文献须多读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的科学进步得如此之快,以致大多数原始的论文很快失去了它们的现实意义而显得过时了。但是另一方面,根据原始论文来追踪理论的形成过程却始终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而且这样一种研究比起通过许多同时代人的工作对已完成的题目做出一种流畅的、系统的叙述来,往往对于实质提供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众所周知的DNA双螺旋、相对论、黑洞理论等,这些你可以在各种教材上看到的重要结论,其实它们的发现或者形成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篇篇论文不断补充、提炼后得出的“总和”。这一篇篇文章都体现了曲折但不断向上的科学发展之路。亲爱的科学小伙伴们,如果现在发奋努力、钻研科学,说不定也能在一些重要刊物上发表文章,这些“原始论文”或许就是日后新成果、新理论的铺路石,成为“相对论”这样等级的重要理论的组成框架。(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希望告诉小伙伴们,学术之路是没有捷径的。(不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全是套路~)想要发一篇Nature,最重要的不是追着热点跑(毕竟跑不过狗仔),而是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这么一套书,可以迅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又不用担心英语成为阅读过程中的障碍?

这个嘛……还真的有!

那就是


《<自然>百年科学经典》是国内外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自然》论文精选集,荟萃了《自然》自1869年创刊以来最具开创意义、最具影响力的经典文献。

所有文章左右英汉对照,译文均由国内各领域的资深专家审订把关。每篇文章都有《自然》杂志资深编辑撰写的专业导读,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用原创科学论文原汁原味再现自然科学各领域近150年间的重大发现和发明。

本期我们送这本书


互动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些如何写一篇高水平论文的指南,那么,你听说过论文写作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吗?(如:年少无知的某兄曾经问导师,能不能让家里的猫当二作,被导师痛批…)、或者自己在论文写作中有什么独出心裁的小技巧?请在留言区同我们分享~

截止到4月25日中午12点,大院er会选择5名回答了互动问题的小伙伴,为你送上:《<自然>百年科学经典》中的一本(可任选一本)!


版权说明: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和摘编,并且严禁转载至微信以外的平台!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科学大院立场。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推荐阅读

为什么蹲着才是最好的办公姿势?>>

如何向导师表示:“没什么进展”? >>

Nature研究推翻人类祖先是谁的看法 >>

边听音乐边学习 高考分数蹭蹭涨?>>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转载授权、合作、投稿事宜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er拍了拍你:不要忘记 

点亮这里的 赞 和 在看 噢~ 


阅读 2915
科学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