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人造叶绿体把阳光变成糖,合成生命科学将改变未来!

发布者:刘德桃发布时间:2022-06-15浏览次数:10

科学家利用人造叶绿体把阳光变成糖,合成生命科学将改变未来
播报文章

全球热点聚焦

2020-05-11 15:15科学领域爱好者
关注

科学家利用人造叶绿体开创出一种治理二氧化碳的新方法,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新的人工叶绿体,即改变植物细胞内部的光合结构,利用阳光和实验室设计的化学途径把CO2转变成糖( CH2O)n。

人工光合作用可以用来驱动小型、无生命的太阳能工厂生产治疗药物。由于新的化学途径比自然界进化的任何物质都更有效,研究小组希望有一天类似的过程能够帮助地球降低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从全球治理范围来看,这个方法还不清楚是否能变成一个大规模的、在经济上可行的操作,该成果发表在5月7日《科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源的酶将CO2转化为六条固定的C—O化学键,这是自然转化的糖分子结构。2016年,德国马尔堡马克斯普朗克陆地微生物研究所合成生物学家TobiasErb和他的同事就展开了此项研究。“我们只是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来考虑是否可以重新把CO2降低,使这种方式更有效率”Erb说。他们将该途径命名为CETCH循环:这个复杂的人工酶网络,可比利用天然光合作用的途径高出20%的能量效率。

但目前尚不清楚CETCH周期是否与活细胞的其他机制兼容。为了探索这种可能性,Erb的同事Tarryn Miller转向菠菜。她从叶绿体(所有植物共有的光合细胞器)中提取捕光膜,并将它们与CETCH周期的16种酶一起放置在一个反应容器中。经过一些调整后,Erb,Miller和他们的团队,惊喜地发现他们可以使菠菜膜和CETCH循环酶一起工作。

他们有效地创造了一种人造叶绿体,菠菜叶绿体膜利用阳光在合成的CETCH循环酶过程中能够分解CO2,酶又把CO2变成一种叫做乙醇酸的分子,可用于制造有用的有机产品原料。

“这是一个深刻的发现,”保罗·金(PaulKing)说,他是科罗拉多州黄金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物理生物化学家,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作者说,虽然这只是一个原则的证明,但我们已经有可能想到人工叶绿体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方法。由于合成生物学的进步,微生物现在可以被设计成生产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药物等。但是在活细胞内合成的东西是有限度的,Erb说,人造叶绿体可以为非活的微型设备提供动力,以产生活细胞无法产生的分子,再利用这些分子来获取循环能量,它们可以自主无限循环运行下去。

明尼苏达州大学明尼阿波利斯分校的合成生物学家凯特·阿达马拉(KateAdamala)说,他们的发现可能比微生物更有效率。她说:“自然细胞花费大量的精力维持生命,而合成的(系统)不需要生长、繁殖或维持任何类似生命的功能。”这意味着合成系统的全部“新陈代谢”可以集中在生产有价值的化学物质上。Adamala说,甚至可以想象人造叶绿体在治理大气污染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细胞芯片

但是,在这些应用程序成为现实之前,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例如,人工叶绿体中的菠菜膜在开始降解前仅作用了几个小时,限制了系统的工作寿命。从菠菜细胞中提取膜的效率很低。“使用叶绿体提取物并不是最聪明的事情,”Erb说。正因为如此,他的团队还在开发人工系统来取代菠菜膜。

使用人工叶绿体建造完全合成生物体的可能性也很诱人,这些细胞是从生命的基本生物构件中组装而成的,但同样也存在着许多挑战。

东京理工学院的合成生物学家Yutetsu Kuruma说:“我们也许可以将叶绿体模拟物用作人工细胞的能量生产系统。”但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说,人工叶绿体能够像自然叶绿体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和自我繁殖的能力,这将是一个颠覆时代的发明,目前科学技术还无法实现。

但这并没有阻止Erb和他的同事开始对合成细胞进行实验,该小组已开始与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拉的J.Craig Vent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世卫组织在2016年建立了包含生命基因数量最少的微小合成细胞计划,将CETCH周期放入“最小”细胞内,在制造合成生命的技术中迈出了一小步,它可以通过消化其他物质来养活自己。

“自然可能是非常保守的,它从来没有探索所有利用光合作用的方法,”Erb说。“这就是让我们兴奋的地方:我们可以发明出超越自然界的解决方案。”

如果合成生命技术成熟,我们可以进一步合成我们需要的物质,在合成材料和智能机器人制造方面将会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它的魔力就在于可以通过吃其他物质或阳光自动生产有价值的原料、自动维持运转所需的能量,还能自我复制和修复。未来像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都会使用这种具有自我修复的材料,还能利用阳光生产出所需的东西。对航空航天、宇宙探索都具有深远的应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