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前沿软物质学院!

新闻动态_
TOGETHER, BEING BETTER TO CREATE OUR FUTURE ——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2021年终总结大会
发布时间:2021-12-24        浏览次数:379

  12月23日-24日,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召开2021年终总结大会,汇报两院工作总结和部署2022年工作计划。同步举行学院(研究院)2021年第三次全体会议,商议教学事务、科研事务、实验室事务、行政事务等多个内容。下午和次日举行全体PI个人科研交流总结会。


  这一年,在学校领导、各部处的关心指导下,在常态化疫情管理中,学院(研究院)建设稳步发展。尤其是在党建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等方面高质、高效的完成使命。一是党建工作守正创新,我院教工党支部于2021年荣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二是教学改革全面深化,完成本科生教学大纲全新改革适应首次的综合评价招生,同时于今年首推研究生“资格考”严把研究生培养过程关;三是学生培养成果丰硕,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院本科生硕果累累相继斩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至国赛各级奖项5项,囊获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赛一等奖和第八届粤港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2022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校园十佳班集体”等多个奖项。研究生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部分选择前往莱顿大学、索邦大学、阿尔托大学等国外高校继续深造,部分选择华为、京东方、上海蔚来、中芯南方等知名企业就业;四是人才引进进展顺利,2021年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管理,过去一度放缓的国际引才工作得以重启。在“破五唯”人才评价原则下,今年这一年新进海外高层次人才7人,人才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五是科研工作亮点突出,仅今年一年,团队成员在世界顶级化学材料领域刊物JAC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4篇论文,此外在材料、化学领域权威刊物如Angew. Chem. Int. Ed.(3篇)、Adv. Mater.(1篇)、Nano Letters(2篇)、ACS Nano(1篇)、Science Advances(1篇)、Macromolecules(5篇)、Nature Communications(1篇)、Polymer(3篇)、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篇)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高质量论文超50篇。由学院S.Z.D. CHENG教授担任总主编、董学会和张维教授担任执行编辑的高水平英文科技期刊《Giant》(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建设,ELSEVIER杂志社出版)相继被国际重要数据库SCOPUS和ESCI收录。新增专利申请28项,专利授权10项,国际PCT申请2项。新增获批各类型项目28个,新增项目合同经费累计652万元。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六是平台建设上新台阶,今年软物质科学与技术公共实验平台被认证为华南理工大学公共实验室(C类),对校内外全面开放机时实现资源共享高效利用。

  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学者和专家不能亲赴中国,故改为ZOOM会议和腾讯会议等网络交流为常态,严格控制线下交流人数。在遵循防疫政策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为学院青年学者提供定期性的国际交流机会,以推动跨国际间的科研项目合作,以及提升学院的学术影响力。今年学院举行各类学术讲座和会议共计25次,其中涉外报告和会议6次,线上线下听会人员累计500人次。

  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实现新的愿景。2022年学院重心工作依然将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质量培养上;同时考虑在全球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争取在国内疫情稳定的情况下,积极筹办重启2022年第四届软物质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大型研讨会;继续推动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本科生出国交流项目;继续加快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保质保量完成五年大考;推进广州国际校区学院大楼建设工作全面铺开,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科研学习环境;继续加快学院新工科及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本科招生工作,争取优质生源。

图文/余锦婷

编辑/余锦婷

审核/康德飞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  

版权: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