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前沿软物质学院!

新闻动态_
新生福利!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来授课
发布时间:2019-09-19        浏览次数:178

  近日,教育部在京举行“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喜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新快报、广东科技报、中国教育在线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证书和奖牌

  人才政策改革 驱动科研创新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5月,是华南理工大学探索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试验区,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模式,旨在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软物质领域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研究院作为学校人才政策改革试点,学校在人才引进政策和人事制度上给予研究院充分自主权。为此,研究院建立了独立评估的人才引进评审体系,用人机制采用更加开放、灵活的Tenure-tract制,由中、美、日、欧8位院士组成国际学术委员会并赋予引才终审权,通过学术权威的严格评定,先后从全球顶尖高校和研究机构引进十余位高层次人才。科研团队呈现国际化、高水平、年轻化三大特点。

指导科研

  人才是科研创新的源动力。研究院充分发挥人才“催化”作用,成立三年来分别在Nat. Chem.、JACS、ACS Nano.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软物质研究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先进光学膜材料多重尺度结构调控及功能实现”,这也是华南理工大学首次牵头的国基重点项目。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基联合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和人才项目45项,校企合作横向项目7项,总立项经费超过1.7亿元。

  实施国际教育理念 担当教改创新先锋

  “高校的首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研究院始终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并重,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改革课程与教材体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用一流的科研团队,打造高水平的教学队伍。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均担任本、研教学任务,并借助海外工作经验开展双语及全英教学工作;二是以国际化教学理念,开展精英教育。研究院参考国际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新成立的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实施全员学业导师制,实现跟踪式人才培育计划;三是改革课程体系,加强新学科建设。研究院于2018年申报“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二级交叉学科,并参照国际标准自建一套本、硕、博贯通课程体系,为国家在软物质这一前沿交叉学科方向培养高素质人才;四是借脑国际大师,实施模块化教学。研究院平均每学期举办国外大师及知名学者学术讲座40多场,报告人来自美、欧、日等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同时,借助海外大师及知名学者每年定期举行暑期学校讲授国际进阶课程。

  去年11月,学校成立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进驻广州国际校区,由研究院全体科研老师担纲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本科生教学和学业导师任务。自此,建立起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一套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首届本科生将陆续入学,31名统考生将于9月20日正式在广州国际校区报到入学。9月22日入校第二次选拔也将开启,届时将再吸收29名本科新生转入分子学科与工程学院。老师们表示,“我们希望以自己的文化和底蕴,自己的特色和自信,造就具有国际视野并能为中国科技进步和人类福祉做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图文/余锦婷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  

版权: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