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广州的高温不会让你少流一滴汗,虽然暑假的校园格外悠闲,但各位硕博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7月25日,芦荟小组迎来了本学年暑假的第一次组会。此次组会由“芦荟电子垃圾拆解厂”小组筹备,新任“厂长”钟紫娟同学主持,会议共设三个环节:特产介绍、常规汇报和专题分享。卢桂宁老师、博士后以及在校生同聚B4-215会议室,开启学术交流模式。
学术内容开始前,紫娟同学推荐了家乡河源的两个特色旅游去处供大家选择,一个是恐龙蛋化石馆藏量世界第一的中华恐龙之乡,另一个是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明珠”美誉的华南地区第一大湖—万绿湖。此外,她介绍了具有祛湿、补气功效的“广东人参”—五指毛桃,分享了制作成零食的五指毛桃鸡供大家品尝。
在常规汇报环节,本次组会有3位研一和1位博一同学介绍了个人及所在小组的科研进展。来自矿区淘金大队的研一同学李永誉,首次系统的介绍了有关氢氧化铁活化过硫酸氢钾协同氧化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Mn(Ⅱ)的机制研究进展,老师和相关研究方向的同学对其主要结论和研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予以讨论,为其后续工作指明的方向。来自芦荟电子垃圾拆解厂的研一同学王逊,激情满满的介绍了光化学驱动微塑料表面多溴联苯醚阻燃剂转化机制研究的工作情况,博士后杜晓冻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解上的偏差,对其后续研究的开展至关重要。来自芦荟男子学院的研一同学曹骏,因受伤需休养,所以采用线上方式汇报了自己动手做实验以来的一些主要数据和分析结果,在蔡海明博后的具体指导下完成的有关硫化零价铁稳定性比较、固液两相中Sb的价态分布、以及材料表征等工作可圈可点,希望他早日康复回到科研战场来。最后一位是来自活力无限小组的博一同学刘哲,作为迅速进入科研正轨的新生,有条不紊的汇报了有关地膜微塑料源DOM对不同形态As的活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能在博一结束前有诸多实质性进展,实属不易。
本次专题汇报由温美会同学带来了题为“微信公众号运营基础—以“土人新事”为例”的相关介绍,细致的讲解了课题组主营公众号“土人新事”的运营情况,并从微信公众号后台操作、推文制作、发布等方面分享了具体的工具和技巧,具有很好的实操性。在此衷心感谢不遗余力支持课题组宣传工作的各位芦荟。
组会的尾声是按照惯例的最佳汇报奖和专题汇报的无记名打分。来自活力无限小组的刘哲票数最高,拿下“最佳汇报”,温美会同学的专题分享荣获9.39分。
图文:汪正东
审核:钟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