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王晓丽同志自2012年担任基础课党支部书记以来,秉持积“小流”成“江海”的工作理念,着力调动支部15名党员的积极性,在增加支部组织活力上花大力气。带领支部成员经过六年的探索和建设,形成了教学科研工作与党支部工作一体化的基层党支部工作建设模式。全体支部成员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主阵地,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为着力点,勠力同心为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保驾护航。2016年5月,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基层党支部; 支部书记王晓丽同志2014年被评为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之后主动放弃获奖机会。
做法
结合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开展党建工作,是增强基层党支部组织活力的生命线。经过支部书记王晓丽同志和支部成员4年建设,2016年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全方位实现了教学科研工作与党支部工作一体化建设模式,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夯实党员党性培养;在支部工作中提升党员对工作的责任担当;在宣讲工作中开拓“大思政”格局。
1.依托业务学经典,坚定党员共产主义信仰。“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坚定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的前提和根本。为坚定党员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部长期坚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围绕课程学经典。每学期开学初组织集体备课会,备课会安排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环节,有的放矢地学经典、用经典,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仰、保障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跟随中央学时代精神。中央新精神、新文件,领导人新讲话、新指示下来后,尽快开展学习并探讨新精神入课堂问题。长期制度化学习,形成了强政治意识建设的支部文化,建构起“有所守”“有所为”的工作标准。支部5名同志先后获得“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2.不忘初心,卓越教学。如何鼓励所有党员怀着党员的使命感完成“基础课”教学工作?“有所守”和“有所为”是支部书记王晓丽同志经过多年探索,建设起来的“基础课”工作标准。首先,“有所守”就是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底线。教研室继承自1982年成立以来形成的“传帮带”优良传统,通过每学期集体备课制度,制作标准化的基础性课件,严守课堂政治性底线。特别是对新教师而言,可以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平稳转换。其次,“有所为”就是课堂教学要创新。一名教师努力授课至多生成一个音符,十五名教师一起努力授课就能创造出一曲华南理工大学“基础课”之歌。全体支部成员齐努力,形成了以刘社欣同志为代表的“问答式”教学模式,以王晓丽同志为代表的“理论专题”教学模式,以黄建榕同志为代表的“治愈系”教学模式,以李海霞同志为代表的 “实践型”教学模式。2012年,支部承担的“基础课”获批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8年,支部书记王晓丽同志的微党课《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获评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教工党支部优秀微党课。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强政治、重素质的长期锤炼使“基础课”教师形成高尚人格,进而时刻鼓舞学生。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有2名同志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提名,2名同志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3名同志获得过各类教学奖励。
3.不忘初心,创新科研。依据“有所守”、“有所为”工作标准,支部成员在严守政治底线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科研要求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有突破、有发展,提升团队整体科研实力。近年来,围绕本学科方向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问题、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研究领域,获得较丰硕的科研成果,本学科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主要成果有:获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其他课题50余项,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本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20余篇。
4.不忘初心,服务社会。“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是党员的义务。理论宣讲是党员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表现,强政治、重素质的长期锤炼使基础课党支部多名党员有机会、有能力承担省级、市级和校级理论宣讲工作。2名同志获“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荣誉称号,2名同志参加广东省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2018年2月至6月,仅刘社欣同志一人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30余场,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宣讲活动扩大了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的社会影响力,“大思政”格局建设于此发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华南理工大学基础课党支部在王晓丽同志的带领下,共创教学科研工作与党支部工作一体化建设模式。一体化工作模式下,支部成员有所守、有所为,在党建和教学科研等各个工作领域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些成绩反过来又强化了支部成员对支部的认同,基础课教研室党支部工作完全进入良性运转轨道。一体化工作模式转运起来,每个党员都是榜样、每项工作都是精品,基层党支部的组织力提升真正落到了实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发挥了出来!
附:校内外媒体报道
1.教育部办公室关于公布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结果的通知。
http:// moe.gov.cn
报道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德育教研室党支部:温暖上进的党员之家
http://www2.scut.edu.cn/lxyz/2016/0602/c7731a100914/page.htm
报道来源:华南理工大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