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风采  统战人物

【祖国 我回来了——人物专栏】孙大文:学而不厌,行者无疆

时间:2019-09-11单位:统战部浏览量:2917

分享到

    

我现在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食品和生物系统工程终身教授,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荣获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高被引科学家”称号,先后发表了500多篇被SCI收录的高水平学术论文,SCI的H指数达91,SCOPUS的H指数为94。人们所熟知的是我如今光鲜的履历:先后斩获六大科学院院士头衔;近年来,多次荣获国际大奖,包括2010年被授予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CIGR)最高奖项—CIGR会士荣誉称号;2013年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2013年荣获国际食品保护协会颁发的冷冻研究奖,成为美国本土以外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科学家;2015年被授予国际工程与食品协会终身成就奖;2016年被授予“CIGR荣誉主席”称号;2018年被秘鲁北方私立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等。然而,其实在将食品工程作为长期研究方向之前,我尝试了很多研究领域,也吃了不少苦头。机械工程专业学士、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院士、国际食品工程领域领军人物,即使是外行人也能从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专业名称中看出来这些专业跨度很大。正所谓“学而不厌,行者无疆”,我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勤奋、坚持和专注而已。

十载寒窗,厚积薄发

我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父母在乡村教书育人,深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立志要当大学老师。小时候对自己的未来规划还不清晰,只是一直谨记父亲的谆谆教诲:“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我一直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在十年动荡的“文革”岁月,我也不曾放弃学习,在潮安县红星中学(现东凤中学)读高中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1977年,因“文革”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青年,500多万中国年轻人热情高涨迎接这股春风。根据当时“快出人才、早出人才”的政策,只要学校推荐就可以参加高考。当时我正在读高二,因为成绩优异被学校破格推荐,参加了这场历史上唯一一次的冬季高考。高考分数过了本科录取线,但与我报考的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擦肩而过。于是我更加发奋努力,在第二次高考时不负所望,收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原华南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我是东凤中学考上大学的两名应届生之一。
    我深知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大学期间争分夺秒地学习,口袋里整天装着书,见缝插针地读书。七年时间,我完成了塑料机械及加工专业和轻工机械专业的本硕学业。硕士毕业时,不少同学选择下海经商,我也收到广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外事处发来的录用通知书。经商和工作,我都没有选择,而是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读博。小时候父亲经常跟我说,只有真正掌握一门本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下去。我相信读博能让我学到更多知识。当时华南理工大学的轻工机械专业没有招博士生,于是我选择了挑战其他专业——化学工程,主攻传热与节能。为了能听得懂化学工程的博士课程,我不得不增选化学工程的本科和研究生基础课。读博期间,我先后在《稀有金属》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并全部由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这些论文现在已经成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我的博士研究成果后来还相继获得广州市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1988年,我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主培养的最早的博士之一。

国外生活,立志成才

当时国家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出国热潮。为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进一步深造,博士毕业之初,我也开始“撒网式”寻找走出去的机会。在国外求学和科研的经历磨练了我的意志,奠定了我多学科的扎实功底,也成为我日后科研生涯的宝贵财富。1989年我分别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任职;1995年受聘于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先后担任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

华人教授孙大文当选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在国外,一开始做的都是合同工。合同期一到,居留签证就结束,没有签证就得离境,所以一个项目没结束,就得翻报纸,找下一个工作。所以为了生存,我频繁切换科研轨道。在英国,我先后接触了塑料加工、农业工程、制冷等项目。每一次跨界都需要学习大量的新知识,有的甚至是从零学起。但我从没想过放弃。为了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几年间,我考取各种资格证书,让自己成为科研项目的“万金油”。无论是德国时期的氢能储存项目,英国贝尔法斯特从事的塑料加工,还是因“传热学术背景”转到英国纽卡斯尔做“谷物干燥”研究,正是因为这样的“跨界”与“多面”,我抓住了走出国门的机会,并开始慢慢掌握主动权。
    基于前期的努力和学术成果,1995年我应聘到爱尔兰国立大学任教,成为第一位在爱尔兰获得终身教授荣誉的华人,在爱尔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科研地位。2003年我被推选为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委员会(CIGR)第六分会主席。初任分会主席不久后,我发现第六分会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该领域应有的引领作用,便试想进行改革。怎么办?我通过发邮件逐一联络分会中的委员,了解他们的研究近况以及其他意愿。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波兰,德国、英国、美国等诸多国家之间的学术桥梁也渐渐联通。

在研究“-1°微波解冻技术”过程中,孙大文正在指导实验

要想在行业内确立领军地位,最重要的是研究领域的开创性成果。我的主要研究包括制冷、冷冻及干燥过程和系统、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过程模拟和优化以及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等。在欧洲,加工熟肉时,必须在煮熟后的两个半小时内冷却至10摄氏度以保证肉品的安全和品质,而工业界的常规冷却方法将5至7公斤的熟肉制品,从72度冷却至4度需要15个小时左右。我便开始琢磨和研究,首次研发出真空超快速冷却技术,将熟肉制品的冷却时间缩短到一个半小时,由此引起了业界关注。后来我又将计算机视觉系统应用于食品行业。2008年,我们团队研发出高光谱成像技术,运用于食品检测,在无需接触的情况下,即可以分析食品成分、质量及安全性……多年来,我获得来自欧盟、爱尔兰政府以及企业界的经费支持,成立食品冷冻及计算机化食品技术研究所,承担了许多重点科研项目,获得诸多海内外的荣誉和奖项。

报效祖国,喜见佳绩

生吾炎黄,育我华夏。待之有为,必报中华。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信奉科学没有国别之分的理念,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秉承报国没有地域之别的理念。我一直在尽最大的努力,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带回中国,加速祖国的科技发展。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取得成就让我时刻记住祖国的培育之恩,全心全意地创造和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报效祖国。
    书生何以报国?在我看来科研和教育是两个重要抓手。多年来,我以建立研究基地、培养博士生的方式回馈祖国,为国内高校走向国际化,早日跨入世界名校之列贡献自己的力量。早在1999年起,我应邀担任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八所高校的顾问教授或客座教授,与国内同行们探讨食品科学技术的科研和开发,并发掘有潜力的学生到国外进行深造,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先后资助了十几位中国学生到爱尔兰攻读博士学位或进修,经常鼓励他们,要为自己的祖国争光。2011年底,我入选“广东省领军人才”计划,回到华南理工大学创建了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彼时,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树立起一面旗。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成果告诉大家,即使是做工程研究,同样可以做得很好,同样可以出一流的成果,发表一流的研究论文。

我与国内的合作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与江南大学联合开发出无色无味透明的可食用膜,使猕猴桃的保鲜期延长至37天,成为食品包装技术的一次重要变革;“果蔬冷链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度微波解冻技术”,突破了长期以来在厨电领域的这一世界性技术瓶颈,该技术已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2017年,在26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中,我被波兰科学院全体大会评选为外籍院士,成为现今波兰科学院4位华人外籍院士之一。回国至今,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生物系统工程领域享誉国际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我已先后荣获爱尔兰皇家科学院(2010)、欧洲科学院(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2011)、国际食品科学院(2012)、国际农业与生物系统工程科学院(2016)、波兰科学院(2017)和国际制冷科学院(2018)等六个科学院的院士头衔。

孙大文当选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自担任CIGR第六分会主席以来,我一直致力于将系列高端学术会议引入中国。2004年10月,我一手策划和组织的CIGR第六分会系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学术会议。2013年11月,CIGR第六分会系列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第八届“食品加工技术”大会来到了广州大学城,聚集了全球45个国家600多名专家。不同国家的学者就世界农业与食品加工现状、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等国际领先成果掀起了一场智识风暴,产生了多篇录入SCI的高质量学术论文。2014年9月,CIGR第18届世界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坚信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中国的科学人才、科学技术都要走出去,到国际舞台亮相并发挥作用。

孙大文获颁凤凰卫视“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我一直注意一个细节。无论是在什么规格的报告大会现场,我的报告第一页的PPT总是一定以中英双语展示姓名和所在单位,方块字对我来说很重要,我要让大家知道我是中国人。走得再远,也要记得为什么而出发。2018年,把自己的中文名字写进爱尔兰皇家科学院的院士名册里,是我每每难忘和骄傲的瞬间,亦是我感恩祖国的一个方式。

身兼数任,吾辈自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艰苦奋斗,70年的拼搏创新,造就了70年后繁荣昌盛的中国!我们要从新中国70年历史中汲取营养、汲取智慧,开启更为光辉的历程、创造更为伟大的奇迹。在祖国各方面繁荣发展的时刻,我见证了中国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学术成果越来越享誉世界。科学研究无止境,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为国贡献的坚定决心是我们攀登科学巅峰的精神动力。祖国在进步,世界在发展,一切美好的憧憬已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延续70年的辉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作为科研工作者和教育者,我身兼重任。我以坚定的决心,在中国新兴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工程等方面,带领新时代的青年,不断发出中国学术最强音,引领中国科技潮流。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打破学术壁垒,推动专业人才的跨国家、跨地区、跨领域交流合作,为中国的科技革命提供“智力”支持,为世界各国的协同发展与共同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文字:部分文字来源华工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夏杂志》等
    图片:部分图片来源华工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华夏杂志》等
    编审:党委统战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