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风采  统战人物

无党派人士何镜堂 塑造建筑的气场--年过八十却有一颗“年轻的心”,追求创新更强调精益求精

时间:2019-08-26单位:统战部浏览量:586

分享到

在前不久落幕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引起了广泛瞩目。青岛奥帆基地,依山面海处,这座恢弘大气的建筑犹如一只舒展两翼、凌空飞翔的海鸥,与山、城、海、港、堤融为一体,尽显大国风度。这是继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等作品之后,华南理工大学无党派人士、建筑设计研究院何镜堂院士团队的又一力作。

日前,当记者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见到何镜堂时,他刚刚从北京出差回来,飞机一落地,又马不停蹄召集助手、学生们一起,讨论南京明清城墙博物馆的设计,随时准备再次出发。4月份,他刚刚过完80岁的生日。

“到我这个年纪,很多人当起了专家评委,可我还在当‘运动员’,做自己的作品,接受别人的评审。”何镜堂坦言。

勤奋:7个月从设计到完工,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眼前的何镜堂谦和儒雅,瘦削却很精干,满头银发一丝不乱,说话声亮气足,思维清晰缜密,举手投足间有一种内敛和自信。

尽管如此,对他和团队来说,青岛峰会主会场的设计仍然是一次不小的挑战。为了节俭办会,该会址是在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中心原有场地上拆除了一栋闲置的商业建筑重建而来,看起来是有基础,实际上比“在一张白纸上画画”还要难。更紧迫的是,去年9月初团队才接到设计任务赴现场考察场地,11月底主体建筑结构封顶,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件“中国气派、世界水准、山东风格、青岛特色”的作品,难上加难。

经过优选融合,团队形成了以“腾飞逐梦,扬帆领航”为理念的建筑设计方案,顺应城市空间格局,统筹考虑“海洋文化”的地域特色、“又快又好”的建设需求和后续利用等。通过参建各方的努力,整个主会场仅用时7个月便完成了从设计到建设的工作。为了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何镜堂带着团队60多人泡在现场半年多,连中秋节都是在那过的。

何镜堂的勤奋有口皆碑,从学生时代到耄耋之年一直初心不改。早在设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时,对中国红反复甄选和细致比对的故事就传为美谈。此时,又是近10年过去了,何镜堂对建筑颜色的选择仍体现出精益求精的匠心。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颜色叫青岛金。”何镜堂说,会场凸显中国蒸蒸日上的寓意,为了营造庄重典雅的气氛,他们将建筑外墙金属板主色调定位为暖色调的金色。“‘青岛金’处理得不好就显得肤浅,还不能反光太厉害。”

团队进行了反复比对,既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以及青岛的气候等因素,也要考虑不同光线下呈现的颜色效果。经过十几轮现场挂样选板,最终团队会同参建各方确认了“青岛金”外墙金属板实施的材料与工法。

创新:秉持“两观三性”,踩在国家发展的节拍点

何镜堂有一本介绍自己人生历程的画册:1983年中标第一个项目——深圳科学馆,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设计建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少年时代,我常常带着干粮和画板跟哥哥到郊外写生,逐渐培养了对艺术的兴趣。而我又喜欢数理化,想当工程师,听老师说建筑师是半个艺术家、半个科学家,正合我心意。”1965年,何镜堂凭着勤奋刻苦,成为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位建筑学研究生,但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耽误了他。随后留校任教、插队湖北农村当农民、再到北京工作,都与他心爱的建筑创作无缘。直到改革开放,何镜堂的人生才迎来转折点。

1983年何镜堂举家从北京回到广州。“回校第三天院长找我,问想不想参加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竞赛。这是深圳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但时间只有3个星期,我当时想机会来了。”

经过20多天的努力,何镜堂和夫人李绮霞赶在最后期限之前,拿出了设计方案和模型,并一举中标。这个被深圳人称为“八角楼”的科学馆因为造型独特、技术先进,成为当时特区的地标建筑。

“成功的关键就是在文化传承上,结合环境特征和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创新,体现时代的风貌,实现艺术和功能的统一。”何镜堂说,夫妇俩把当年他们所知道的每一点新的东西全用上了,像共享空间、母题设计法这些概念,都融合进去。

他由此感觉到,建筑师要用作品反映社会需求,和时代同步发展;建筑师的生命,是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荣辱与共的。“我很幸运,做出的每个作品,都踩中了国家发展历程和时代大事件的节拍点,建筑师不能故步自封,只有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步,才可能成功。”难怪他的学生们都说,对于建筑,何院士有一颗“年轻的心”。

多年的学术钻研和设计实践,何镜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新理念——“两观三性”,创新绝不是脱离建筑本质去追求形式的新、奇、特,而是要贯穿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兼顾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钱学森图书馆,何镜堂创造性地依靠GRC材料不同的纹理组合,通过光线的折射让外立面“长”出了“两弹一星”元勋头像的大幅浮雕;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何镜堂采用钢筋网填充碎石做成墙体,象征中华民族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强大凝聚力;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何镜堂结合光线的强弱,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明度、艳度的红色,形成了外观统一和谐的“中国红”……在他看来,没有唯一正确的建筑,也没有100分的建筑,设计不息,创新不止。

传道:学建筑先学做人,强调培养创新精神

何镜堂从1992年起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一干就是26年。他的工作室已经培养出了10余位博士生导师以及好几位全国各地建筑学院、建筑设计院的院长等。

当了老师后,何镜堂更是身兼“三员”,除了“运动员”“裁判员”以外,对另一个角色“教练员”他极为看重。他要将自己多年积累的人生感悟、辗转摸索的成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生。

“建筑是以人为本的学问。”他常常告诫学生,宁可无得,不可无德,学建筑先学做人。现代建筑创作涉及面很广,工作量大,工种多样,绝非一人可以独担。“从事建筑设计,尤其需要与人共事的精神。”

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和凝聚力,时刻提醒团队成员:一个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他的专业技能,也包括他的创作哲理和人品、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何镜堂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他提倡“三到位”,即完成一项工程实践,获一个设计奖,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从深圳科学馆开始,他就以这种方式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凭借这种扎根实践、不断深化的教育方法,他更带出了一批思想敏锐,富有创见的青年设计师。

何镜堂的这种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三到位”更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每一个设计创作实践,在一批批对建筑怀揣着梦想的建筑师之中不断传承发扬。(转载自:华南理工新闻网    编辑:党委统战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