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多位教师荣获2023年度华南理工大学 “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奖项

日期:2024-12-13

杏坛化春雨,耕耘育桃李。近日,学校开展2023年度“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奖项评选活动,我院李琳教授荣膺全校唯一的“教学终身成就奖”,罗玉涛教授、杨舒副教授、莫海军副教授荣获“教学优秀奖”。(图文/王兰 获奖教师)


附:获奖教师介绍

李 琳

李琳,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广东省精品课程、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机械原理》课程负责人,第七届广东省教学名师、获学校南光卓越奖(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完成人)、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广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曾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第二负责人。

李琳教授曾承担多项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空间柔性结构力学和自适应振动及颤振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航天器刚柔耦合结构复杂系统的智能自主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机-热电转换系统的多场协同强化机制及多学科设计优化’、省部级项目“先进机械精密制造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获得河南省级科学进步一等奖1项(参与)。在国内外杂志、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50多篇,三大索引收录20余篇。主编出版了3本教材(其中1本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6本教材;获得了发明专利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感言:作为国家重点高校的教师,我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与技术,也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紧跟科技发展的前沿步伐,以科研促进教学,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及刻苦的求实精神,认认真真地做一些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同时,要持续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革,实施课堂内外多层次的、多元化的改革,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必须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做到教书育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学相长。

罗玉涛

罗玉涛,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主讲本科生《汽车理论》和研究生《新能源汽车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控制,主持完成各级科研项目50多项,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电驱动系统和智能驾驶决策等方面有较深的积累,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

感言: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智能化时代,汽车不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多领域的集成和多学科的融合,也是新技术的优秀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己任,将科研成果和科研心得融入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对科学研究的热情与向往。未来,我将一如既往,致力于科研和教学的融合发展,不断提升自己,为培养新时代的高学历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 舒

杨舒,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兴华学者引进人才。主讲《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传热学》。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主持各级教研项目近10项,在科教融合、案例式教学及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为传统机械制造课程赋能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内涵。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先进精密加工理论技术及表面功能结构在强化传热、热控制、及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承担JW科技委重点项目、装备预研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国防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子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项目及多个企事业合作项目。在行业高影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申获专利20余项。获2023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感言:在七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秉持“以生为本,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无限的潜能。育人成效方面,我所教授的学生在学业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与人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感恩生活,成为了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这次荣获教学奖,是对我教学理念的肯定,也是对我育人成效的认可。我将继续秉持初心,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

莫海军

莫海军,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讲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程训练》《机械设计》等课程。曾获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主编教材3部,发表教学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项目、省级教研项目多项。莫老师多年来坚持教书育人的教学理念,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从不坐着上课,平均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29%,曾获华南理工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科研方面,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他还是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

感言:从教二十多年,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班的学习风气和氛围对学生学习成效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重从自身做起,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提前到达课室,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的教案和PPT,教学过程中密切留意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并及时提醒,积极进行课堂互动,有效安排课程预习,同时加强考勤管理。我相信,为人师表,应教学相长,师生良性互动,共同促进教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