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智能电动汽车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5月,主要依托汽车零部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东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电动汽车整车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省部级实验室。
研究中心目标是聚焦智能电动汽车重大关键技术,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汽车产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基础研究中心。立足于整合现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平台,融合校内跨学院创新要素,塑造面向智能电动汽车研究的交叉学科群。力争突破当前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等方面的技术瓶颈,并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
智能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主任为谢正超教授,拥有19名成员,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方面,研究中心是广东省汽车智能网联发展促进会牵头单位,承担了包括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内的多个重大项目,在新兴的汽车智能网联产业内发挥着引领作用。在智能电动汽车集成控制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方面,研究中心具有重要的产业影响力,例如广汽传祺品牌即诞生于本研究中心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同时多个企业(如宁波拓普)在研究中心长期支持下成长为国内零部件龙头企业。在新能源动力关键技术方面,由于培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校友众多,被誉为“新能源汽车黄埔军校”。
研究中心聚焦运载工具智能化、电动化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研究方向1: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
本方向主要聚焦智能电动汽车的无人驾驶、辅助驾驶以及各种交通要素之间的网联技术进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环境感知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互联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等方面。
研究方向2:智能电动汽车集成控制及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
本方向主要聚焦智能电动汽车的人-车-路一体化控制,以及线控底盘的核心零部件现代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电驱车辆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人车一体化控制策略设计与验证、线控底盘关键零部件包括主动悬架、线控制动等主要子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以及控制方法研究等方面。
研究方向3:新能源动力关键技术
本方向主要聚焦智能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动力电池以及相关的新能源技术,研究团队横跨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以及未来技术学院。具体开展电池寿命预测、电池材料制造技术、电池热管理以及智慧能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人:谢正超 zxie@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