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高分子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成立于2023年5月,主要依托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塑料改性与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分子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实验室。
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分子智能制造研究平台,突破高分子材料高效成型及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瓶颈,形成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学科有机融合的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多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推动高分子产品从设计、优化到高精度制造的全流程创新,致力于实现高性能、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智能制造,积极推动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的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中心将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引领高分子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高端装备、国防建设及新材料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助力国家/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增长。
高分子智能制造中心研究中心主任为晋刚教授,拥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在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方面,中心提出了振动力场强化制造成型新方法、体积拉伸形变制造成型新方法、脉冲高压赋能制造成型新方法等一系列原创方法,突破了百年来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以 “螺杆”为标志的发展模式。在高分子产品智能制造方面,中心突破了高分子产品制造过程的在线测量与模拟仿真、大数据驱动的制品形性自寻优与健康自诊断、基于机器视觉的在线检测与隐性缺陷AI识别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为高分子产品的无人化高质量生产奠定了基础。中心近年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十余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发明金奖1项、中国优秀专利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发表三大索引论文1000余篇,授权各类专利500余项。
研究中心聚焦高分子材料产品及其成型加工技术,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研究方向1:高分子成型加工新原理、新方法和新装备
本方向主要围绕拉伸流变塑化输运技术应用及装备开发、极难加工高分子材料创新加工工艺及装备、绿色低碳加工技术及装备、高分子材料绿色加工应用等开展研究。重点研究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短流程高效制造技术、高强度全回收地膜先进制造与循环利用、基于低碳理念的多功能复合薄膜先进制造装备等。
研究方向2:高分子智能制造方法及智慧工厂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高分子合成、加工及成型生产中的应用、在线测量与表征技术及系统、加工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机器视觉检测与智能控制、智慧工厂规划与设计、高分子制造数字孪生及其核心软件等内容。
研究方向3:高分子新产品设计、制备和成型技术
本方向主要研究产品功能-结构-成型一体化设计及优化技术及其软件、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及装备、微制造工艺及装备、超大尺寸产品设计及制造工艺、装备开发等内容。
联系人:王英俊, wangyj84@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