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日期:2018-11-13

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化工机械系,195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近60年来已培养本科生5000多人,培养硕士研究生400多人,博士30余人。

目前工控系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轻机)、安全工程3个本科专业;有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3个博士招生专业,能在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等领域招收博士后科研人员;有化工过程机械、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4个学术型硕士招生专业,并能在机械工程、材料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学位领域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建有多个省级和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上级部门批准成立的“中澳天然气伙伴基金培训中心”。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方向:面向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如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通过扎实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熟悉过程工业(如流体动力过程、传热传质过程、热力过程等)基础理论,掌握过程装备设计、智能轻工机械及模具设计、自动控制理论、智能制造、过程系统优化与控制,以及增材智造与3D打印、机电一体化、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三创型人才。部分研究领域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在华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先进制造创新人才,已成为立足华南,面向全国的机械制造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安全工程方向:华南地区最早开办的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安全工程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先导,以安全科学为基础,集机械、化工、力学、管理、法学、计算机等综合交叉的跨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本专业培养适应于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大中型企业急需的安全技术及管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通过参加本科生课外科研实践训练计划、地区安全管理部门开展的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企业单位实习等实践环节,接触工程实际,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控系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筑高水平、跨学科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参与建设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装备制造技术及其信息化科技创新平台、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平台)和1个省级平台,拥有各类仪器设备1800台,资产总值近四千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大型精密仪器20台,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技术力量雄厚,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历史沿革

工控系前身为化工机械系,创建于1958年,包括化工机械、塑料机械、橡胶机械、造纸机械四个专业。

上世纪60年代,根据国家技术发展的需求增设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专业。

1972年,设立了设备腐蚀与防护专业。

1996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到社会急需综合素质高的装备类人才,在全国率先将原来的几个专业融入计算机控制技术并调整为一个综合性专业——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拓宽了专业口径。

1999年起,根据全国统一的专业目录,改名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2000年,创办了安全工程专业并开始招生,是华南地区高校中第一个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

2002年成立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 。

2004年增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20081月,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合并组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由原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所和原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的轻工机械研究所合并成立机械设计与装备研究所;原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化工过程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

20131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换届,4月调整下属二级单位,原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学院的轻工机械研究所与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合并重新组建工控系。

师资队伍

我系目前有教授(含教授级高工)1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副教授1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2人,省级培养对象2人。已经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的高素质学科队伍。

本科教学和就业

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系负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轻机)和安全工程等方向的本科教学。我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分布在过程装备智能控制与制造、高分子材料加工、智能轻工装备与模具制造、安全技术及管理等领域,毕业生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管理以及教学等相关工作,服务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海洋装备、航空航天、核电、汽车等行业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质监、安监、节能监察以及环保等政府部门。

科学研究

近五年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重点项目、广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等在内的科技项目近100余项,科研经费近7000万元,在国际SCI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6年),国家专利优秀奖一项(2013年),广东省、广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