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DESIGN INNOVATION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设计创新研究团队
INTRO
团队介绍

“两观三性建筑理论与设计”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共14人,在何镜堂院士的带领下,凝聚了多名建筑领域高层次人才,成员包括何镜堂、倪阳、汤朝晖、黄骏、冒亚龙、姜洪庆、郭昊栩、罗建河、丘建发、吴中平、张振辉、包莹、郑少鹏、向科。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何镜堂),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名(何镜堂、倪阳),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名(汤朝晖),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2名(何镜堂、倪阳),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8名(汤朝晖、罗建河、张振辉、吴中平、丘建发、郑少鹏、包莹、黄骏),广东省杰出工程勘察设计师2名(郭昊栩、罗建河),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14名,形成了目前我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建筑创作团队。

团队以“两观三性”(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理论体系为基础,回归建筑本质,针对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融合等国际前沿问题,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碳”目标等国家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开展文化博览建筑、大学校园建筑、超高层建筑、交通建筑等国家重大建筑的创新设计。

团队立足岭南,服务国家,坚持两观三性的创作理念,在城乡规划与发展方面形成丰富的实践成果,成功入围中国〈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海口江东新区概念规划国际招标,中国〈海南〉自由贸易区海口江东新区起步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以及中国北京长安街及其延长线(复兴门至建国门段)公共空间整体城市设计及重要节点整体营造方案征集,主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公祭〉周边地区城市设计暨土地利用调整及空间层级整治规划等国家级重大建设项目,影响深远。

团队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发展道路,致力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精品设计。团队成员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纵向科研项目,在专利授权、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励18项;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侵华日军731部队罪证陈列馆、广州珠江新城西塔、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海心桥等一大批代表作品,荣获国家、省、部等各类优秀设计奖约330项。

未来,团队将继续回归建筑本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面向国家“双碳”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开展多学科协同攻关,重点参与碳中和策略引领下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建筑绿建设计研究、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背景下交通建筑及设施设计研究、岭南建筑文化与岭南地区民族文化融合的关联性研究,取得高水平建筑创作及理论创新成果。



RESEARCH CONTENT
研究内容

针对建筑创作中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融合这一国际前沿问题,结合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以“两观三性”(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建筑理论体系为基础,探索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作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

①针对建筑能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文化传承不足等重大问题,从哲学层面凝练出科学与艺术间的辩证关系,揭示出建筑创作的本质规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作理论、原则、策略与方法。                   

②将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解决地域文化与适宜技术相结合、建筑空间艺术与现代力学及结构技术相结合、造型艺术与被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构造艺术与设备技术结合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                   

③以现代建筑创作引领和支撑科学创新,基于上述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文化博览建筑、大学校园建筑、体育建筑、超高层建筑等国家重大建筑的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