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建业 华园筑梦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诚聘全球英才
2025-02-14
文章来源:未知浏览次数:128


图片

学院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整体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在中国建筑院校中誉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学院现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拥有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南方建筑》编辑部。

学院拥有建筑、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完整的本、硕、博教育体系。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风景园林、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点,建设水平名列全国前茅。

学院拥有水平高、学缘广、梯队合理、团结协作紧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6名,其中专任教师123人、实验教辅及管理队伍23人;正高级职称41人,副高级职称5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人、海外优青1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

学院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设计院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以及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设计机构共建的校外实践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了“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常态化、多层次的国际化教学科研交流。学院现有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系列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首批全国性课程教学虚拟教室。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深入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

要在“双一流”建设的征程上,当好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加速挺进全球百强大学,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诚邀全球英才加盟,齐襄盛举,筑梦未来!

招聘方向

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建成环境微气候、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与减碳、既有建筑改造与新能源利用

城乡规划学: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规划、住房与社区规划、城乡规划管理、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可持续景观基础设施设计与管理、国土景观保护与生态修复、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基础设施

 

应聘通道①

依托华南理工大学

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

 

一、申请条件

(2025年申报条件以届时通知为准)

Ø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Ø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Ø 具有博士学位;

Ø 研究方向主要为建筑技术科学、城乡生态环境、数智化设计和建造等;

Ø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Ø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Ø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Ø 限项要求: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二、支持政策

1.优厚待遇支持

Ø 聘任岗位:聘为准聘教授,事业编制;同时,通过绿色通道聘任为学校“兴华人才计划”精英学者。

Ø 薪酬待遇:学校提供媲美港澳高校、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学院视工作业绩给予年度绩效奖励;享受海外高层次人才税收补贴优惠政策;享受国家、广东省配套的个人生活补贴。

Ø 住房待遇:学校提供丰厚的安家补贴+校内租住房1套(可长年租住,享受校内优惠租金)。

Ø 福利待遇:按教授标准,享受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公费医疗等各项福利待遇。

Ø 科研配套:除国家、广东省配套经费外,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优先支持组建团队,具有博硕导资格,保证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支持招收博士后(人数不限,学校全额资助)。

2.优质服务保障

Ø 子女可入读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Ø 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社会保险、购房、购车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3.学校地域优势

Ø 华南理工大学已形成“一校三区”格局,具有集约资源的办学优势。三个校区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其中,五山校区在天河区(与另两个校区只需40分钟左右车程),大学城校区和广州国际校区都在番禺区(两个校区之间仅15分钟左右车程),三个校区之间教师交流合作十分便利,科研、教学等资源可以高度共享。广州在一线城市中,以房价亲民、美食闻名而著称;同时,作为千年商都,经济实力雄厚,人文底蕴深厚,产业链供应链完备,人才集聚、联通内外,畅享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

Ø 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为珠三角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批优秀人才,珠三角有近2/3的企业负责人或核心骨干是华工校友。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因此,华工教师在获取企业资助研究项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具有珠三角地区得天独厚的校友资源与优势。

4.湾区政策优势

Ø 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Ø 推荐申报国家、广东省各类引进人才资助项目。对学校广州国际校区的引进人才,还可申请享受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相关优惠待遇。

5.专业申报指导

Ø 权威专家指导,组织院级、校级多轮申报指导。

Ø 全程跟进协助,全链条精准服务,全方位支持保障。

 

 

应聘通道②

申请教学科研系列及博士后岗位

 

一、招聘岗位

1.长聘教授

Ø 申请长聘教授岗位者,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长聘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称;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国内高校长聘副教授职称。

Ø 学术造诣深厚,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或者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果、做出重要贡献。

Ø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2. 准聘教授

Ø 申请准聘教授岗位者,海外人才一般应具有海外高校助理教授及以上职称,或在国际企业、机构达到相当水平职称,或博士毕业后在海外具有不少于3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且业绩突出;国内人才一般应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国内高校预聘助理教授职称。

Ø 能独立发展一个学术方向,把握本领域研究动态和前沿方向,并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标志性成果。

Ø 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3. 准聘副教授

Ø 申请准聘副教授岗位者,一般要求在国(境)内外大学或学科取得本科或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应具有不少于2年的科研工作经历且业绩优良。

Ø 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构想,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具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和较好的科研成果。

Ø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4. 博士后(A岗、B岗、C岗)

Ø 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修养,身心健康,无违法违纪记录;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潜力。

Ø 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或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

Ø 全职在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Ø 年龄一般在35周岁(含)以下。

 

二、岗位待遇

教学科研系列岗位待遇

1.优厚待遇

Ø 按事业编制聘用。

Ø 参照国际一流大学相应职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对于高端领军人才或业绩特别突出的青年拔尖人才,薪酬可按“一事一议”商谈。

Ø 提供安家补贴,同时视校内房源情况提供公租房。

Ø 准聘副教授按副高标准、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按正高标准,享受社保、公积金、医疗等相关福利待遇。

2.科研支持

Ø 准聘副教授具有副教授学术头衔,聘为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独立开展学术研究。

Ø 准聘教授及以上人员具有教授学术头衔,聘为博士生导师,保证研究生指标,支持招收博士后,组建学术团队。

Ø 提供良好的科研空间和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Ø 权威专家指导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

3.子女教育

Ø 为子女提供华南理工大学附属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

4.湾区政策

Ø 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其在广州市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Ø 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博士后岗位待遇

Ø 学校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双一流”A类高校的国家、部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条件,现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0个,部省级科研平台249个。

Ø 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享受学校公费医疗待遇,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享受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博士后子女可入读附属实验学校、幼儿园。提供校内博士后公寓租住或享受租房补贴。

Ø 按照学校的规定,在站满18个月或期满出站后1年内,可参评博士后副研究员。

Ø 学院为入站博士后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清晰明确的教研系列和专职研究系列岗位选聘条件,博士后出站后,达到条件者可申请教研系列岗位或专职研究系列岗位留校工作。对获得“博新计划”“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等项目或业绩特别优秀的博士后,可予以优先考虑。

 

联系我们

Ø 学院联系人:汤老师

Ø 联系电话:+86-20-87114747

Ø 联系邮箱:tangxy@scut.edu.cn

Ø 学院官网:http://www2.scut.edu.cn/architecture/

 

报名方式

Ø 若有意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申报2025年海外优青项目,欢迎参加建筑学院海外优青分论坛,请将个人简历等发至联系邮箱tangxy@scut.edu.cn,邮件主题以“姓名+申请2025海外优青”命名。

Ø 应聘教学科研岗位者,除了在教学科研人员招聘系统(http://zp.rs.scut.edu.cn/recruitWeb/a/zp/news/recruitPostInfo?postSeries=sci&postId=1229457849181011968)填报外,请另将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三封推荐信发至联系邮箱,邮件主题以“姓名+申请教研系列岗位”命名。

Ø 应聘博士后岗位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成果发至联系邮箱,邮件主题以“姓名+申请博士后岗位”命名。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是施展才华的舞台,我们期待您的加盟!

 

 

图文 | 汤晓钰  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