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公众科学日——漫步光电科学世界

2022-05-30 975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为“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

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的号召,面向广大群众开展“走进科技,你我同行”的公众开放活动。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动将在线上举行。

活动时间:202264日下午2:30

腾讯会议:407-390-081

会议密码:123456

会议主持:陈炤

活动日程:

时间

主题

内容

报告人

2:30-2:45

科普宣传片

走进实验室


2:45-2:50

走进AIE

2:50-3:20

科普讲座

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gens)

王志明

3:20-3:50

光纤激光测量技术及传感应用

甘久林

3:50-4:20

有机半导体的自由基与自旋基态

李  远

4:20-4:50

有机分子半导体的电荷传输研究

陈东成

 

报告一

报告题目:聚集诱导发光材料(AIEgens

人:王志明研究员

 

个人简介:王志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2-2011年在吉林大学完成本科到博士的学习,师从马於光院士从事有机发光材料激发态的调控研究;2011-2016年在沈阳工业大学工作,期间在华南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芳基杂环高效率深蓝光材料的设计及新型AIE荧光探针的研究,并负责推动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筹建及AIE产业化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的身份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ngew. Chem., ACS Nano., Biomaterials, Mater. Horiz.Chem. Eng. J.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h影响因子为34;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及博士后基金特别项目等多项国家、省市校级课题,2021年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内容摘要:“聚集诱导发光(AIE)”是唐本忠院士于2001年提出的、原创的光物理学概念,它不仅颠覆了传统聚集导致发光猝灭的经典论断,而且推动了光学、材料学等领域的纵深发展。AIE作为公认由中国科学家原创和拓展的科研新域,多次入选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汤森路透联合发布的研究前沿和热点,并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于2020年被IUPAC列为十大化学新兴技术。为了推进AIE相关技术的快速产业化落地,20205月,广东省大湾区华南理工大学聚集诱导发光高等研究院落成(省级事业单位及新型研发机构),专门围绕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生命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能源利用等领域的应用开展转化研究。本报告将在介绍AIE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汇报AIE近期的产业化应用成果,重点介绍AIE材料和技术在公共安全、体外诊断等技术上的应用及潜力。

 

报告二

报告题目:光纤激光测量技术及传感应用

人:甘久林博士

个人简介:甘久林,博士,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广东省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200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博士学位,20117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光纤激光器、光纤传感和柔性感知驱动技术的基础机制和应用。在OSAIEEE等国际光学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和授权2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牵头起草制定团体标准1项,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装备专项等,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和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第一批本土创新科研团队核心成员等人才称号。

 

报告简介:发展新材料、新效应、新机理和新方法来研制光纤激光和传感器件具有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和显著的应用价值。我们的研究从光纤非线性效应和荧光效应出发,协同人工微纳结构及新型光功能材料的集成技术与方法,赋予光纤传感器件多样化功能。报告中我们将介绍基于光纤瑞利/布里渊/拉曼散非线性效应、高相干激光源及相干探测技术,实现长距离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振动等多参量感知,将光纤光缆编织到大型工程结构体及关键区域中,应用实现远程实时状态监测;介绍基于光功能材料、荧光效应及柔性复合光纤技术,实现满足大应变扰动情况下的温度、应变和化学分子量的感知,将柔性光纤编织及植入到生物体关键区域中,应用实现原位实时状态监测。

 

报告三

报告题目:有机半导体的自由基与自旋基态

人:李远副教授

个人简介:李远,2010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曹镛院士和朱旭辉教授;2010-201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导师为吴继善教授;2013年于华南理工大学任副教授开展独立研究工作,2017年任先上岗教授至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半导体的电子自旋基态调控与应用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le, Che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CS Chemistry, Science China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科技创新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市珠江新星中央高校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资助。

 

报告简介: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导电聚合物的发现以来,有机半导体材料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光伏(OPV)、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光探测器(OPD)等领域展示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其中基于相对宽带隙材料的OLED正逐步实现产业化应用,而其他基于窄带隙材料的OPVOFETOPD的产业化应用还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经典的“给体-受体”(D-A)结构是设计和实现窄带隙有机半导体的最为重要和有效的策略,在OPVOFETOPD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在过去近30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对经典的“D-A”窄带隙有机半导体的激发态和光物理过程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而对其电子自旋基态的探究相对较少,普遍默认其电子基态为“闭壳单线态(S0)”,认为其中的电子自旋共振谱(ESR)信号来自水、氧或光掺杂等。

近五年,我们对经典D-A”窄带隙有机半导体的自由基来源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发现并论证其有“本征”的自由基,并提出极具想象力的“聚集诱导自由基”(AIR)机制以理解其自由基形成和稳定的驱动力。我们的工作将改变传统认为其ESR信号来源于水、氧或光掺杂等观点,揭示了其 “开壳电子自旋基态S0Tt”。深入理解AIR机制和调控其电子自旋基态,必将有力推进OPVOFETOPD等研究方向的发展。

 

1 源于1907年的Chichibabin自由基与本研究小组提出的“聚集诱导自由基”机制模型

 

报告四

报告题目:有机分子半导体的电荷传输研究

人:陈东成副教授

个人简介:陈东成,博士,副教授,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6~2010年,在深圳大学获经济学(专业:金融学)和工学(专业:电子材料及纳米技术)双学士学位,2010~2015年,以硕博连读方式于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工学博士学位。2015年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20182019年为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马普所)高分子所客座研究员。迄今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Acs Appl Mater Inter, Appl Phys Lett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67篇,SCI引用2500次,h-指数30。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授权7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或省部级基金6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珠江科技新星等人才项目;作为核心学术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大型技术攻关项目3项。主要从事分子半导体光谱和器件物理的研究工作;作为课程负责人,从事《量子力学》(全英)、《电动力学》(全英)、《激光原理》、《光谱学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报告简介:分子半导体相比于晶体半导体具有很多独特之处,由其衍生的各类型光电器件,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报告将从教科书的视角出发,讨论分子半导体的独特性,尝试介绍目前有机分子半导体理论的应用边界及不足之处。最后,介绍我们最近在有机分子半导体电荷传输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1号楼

电话:020-87113184 传真:020-87113184

邮箱:skllmd@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