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硕士课程
发布时间: 2020-02-21 浏览次数: 927

跨文化沟通与适应专题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也随之增加,如何顺利实现跨文化的沟通关乎人类的未来,尤其是青年学生之间的沟通。就我国而言,中外学生的如何实现跨文化适应和跨文化沟通,不仅关乎中外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关系着我国与国际社会发展的未来大局。本课程从中外学生互动的角度,中外学生同堂授课,历次课程学生来源国超过10个,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和碰撞。借助这一独特的课堂,文化认知与价值观、跨文化适应、语言与文化、跨文化训练、跨文化冲突应对、跨文化传播能力等问题被一一阐述,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对问题的把握、思考能力和对观点的表达能力,并借助跨文化沟通与适应相关理论的学习,从中锻炼学生在全球化视野、跨文化心态、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优秀的国际人才。

2013年,该课程荣获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

此课程的学习将奠定中外学生在跨文化沟通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上的基础,让学生具备进一步自主自动地提升跨文化能力的基础、意识和潜力。理论学习上,使学生掌握跨文化沟通(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动态,并建立起对跨文化沟通基本理论学习与探索的兴趣;实践能力上,让中外学生在跨文化环境重塑的过程中,体会主客易位、互动适应、文化共享的过程,逐步具备全球化视野,提升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能够分析跨文化沟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并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创新能力上,让学生初步具备理论创新能力,能够独立发现和分析中外学生互动沟通中的现象和问题,并能够独立撰写具有一定理论创新水平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


孔子学院传播专题研究

随着孔子学院在海外的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作为中国语言与文化对外传播和公共外交的一个重要途径,孔子学院已经并正在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关照研究,不仅有利于反思海外和国内的汉语国际教育,而且有利于探究作为特殊载体的孔子学院的文化传播路径、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传播中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应对策略,有利于考量孔子学院在海外媒体、中国对内对外媒体、孔子学院网站等的呈现,还有利于剖析孔子学院作为公共外交的功用和影响力,进而为提升国家形象和中国文化软实力助力。

课程采用讲授与研讨的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对前沿问题的敏感性、思考能力和对观点的表达能力,同时贯穿批评话语分析、量化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视野、跨文化心态、跨文化传播方面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全球化进程的优秀的国际人才。

通过讲授与研讨,学生应掌握全球孔子学院的状况和研究现状,运用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使用批评话语分析、量化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并将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分析孔子学院的传播研究上,进而为孔子学院的发展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提出有一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挑战前沿研究领域课题的勇气、胆识与能力,能够独立发现、分析、解释孔子学院传播(包括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有研究价值的现象和问题,能够独立撰写具有一定理论创新水平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


跨文化传播研究方法

本课程主要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的留学生开设。该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研究方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以便在硕士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做到科学规范。该课将通过范文给学生们介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侧重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上。学生们将开展课堂与课外小组讨论,陈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展示对前人成果的吸收和借鉴。该课还将专门对学术伦理进行教育,培养学生们在学术研究上严谨自律,杜绝抄袭的恶习。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传播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观察与访谈、问卷调查、内容分析等,讲求研究伦理,杜绝抄袭。

具体要求:

1.学习了解传播研究方法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框架;

2.将所学研究方法运用到课程论文写作中;

3.积极参与课堂分析与陈述。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

本课程面向汉语为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者的角度出发,在简单介绍第二语言教学法、现代汉语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汉语语音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语语法教学、汉字教学、文化教学等进行概要性讲解,并通过具体的实例对相应的教学方法及技巧进行深入讲解及分析,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及教学方法、技巧进行概要性了解,从而帮助其更好地从事汉语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学有一个整体体系的认识。在具体内容的讲解上,既有概要性、整体性的介绍,又有通过具体案例对教学方法及技巧的讲解,从而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基本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基本特点,对第二语言教学法、汉语语音教学、汉语词汇教学、汉语语法教学、汉字教学等有概况性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操,从而提高自己的汉语教学能力。

具体要求:

1.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

2.初步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教学等方法及技巧;

3.联系本国语言实际,探索适合本国汉语教学的方法及技巧。


汉语概论

本课程面向汉语为非母语的汉语学习者,从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现代汉语进行全面系统的概要性介绍,从而使第二语言学习者对汉语及其特点进行概要性了解,从而帮助其更好地认识汉语、使用汉语。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汉字、汉语修辞等板块,通过这些板块的学习,使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有一个整体体系的认识。在具体每一板块的讲授和学习上,主要按照整体介绍、重要特点讲解和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学习者不仅对汉语某一方面有概要性的了解,而且对汉语重要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在讨论环节,学生将通过汉语与母语比较、课堂讨论等环节陈述自己的观点,吸取他人的思想,在争论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基本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对汉语语音、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汉字、汉语修辞等有概况性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增强自己的汉语运用能力。

具体要求:

1.了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基本特点;

2.联系本国语言实际,与汉语语言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并积极进行课堂讨论。


中国 广州市 广州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B1-207,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48; 020-39381029; 020-87110592
传真(Fax): +86(0)20 39381058 电子邮箱:sieinfo@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