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AI时代的美育”系列讲座首场活动,主题为“中外文艺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对话”。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李昀教授召集,岭南大学叶剑豪教授、黄峪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麦文彪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李萌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韦岗教授、陆以勤教授等众多师生及艺术爱好者参加,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
活动由陆以勤教授带来的笛子演奏《双凤朝阳》开场,悠扬的笛声瞬间将观众带入自然与音乐交融的美妙境界。随后,他分享了中国民族管乐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音乐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还用笛声模仿了鸟鸣,赢得观众热烈的掌声。
在讲座和对谈环节,叶剑豪教授以“自然与音乐创意”为题,通过对比贝多芬、梅湘以及20世纪实验音乐作品,探讨了音乐对自然的模仿及自然对艺术创作的启发,阐明作曲家通过音乐与自然联结和对话的方式。麦文彪教授分享了印度诗歌《云使》和《飞鸟集》中的自然与空间想象时,还用梵语、汉语普通话和粤语进行了吟诵,让观众体会到不同语言诗歌的音韵之美。李萌博士演奏了徐振民作曲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及李斯特的著名钢琴曲《喷泉》,并从流水及印象派角度探讨了中西音乐的互摄。黄峪博士从“候鸟意向”与“恋地情结”视角,探讨了作家西西作品中空间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讲座分别由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王玉静副教授、马岳玲博士和陈华菲博士主持。
在总结与互动环节,李昀教授与嘉宾们共同探讨了AI时代美育的重要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科技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的跨学科交汇处找到新的美育路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韦岗教授认为,AI技术为美育及艺术创作等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我们不要担心AI抢我们饭碗,要研究怎样用AI来创造更多饭碗,实现AI平权。”会后,韦岗教授还热情邀请大家参观电子与信息学院实验室的AI乐器建设项目,进一步探讨数字科技与美育的融合。
首场讲座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更为AI时代的美育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外国语学院将联合大湾区其他高校继续举办相关系列讲座,推动文化、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探索美育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路径。
(图/文 屈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