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首届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日语学科建设前沿论坛”
发布时间:2024-09-08
访问量:
48

近日,“首届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日语学科建设前沿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兄弟高校和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围绕“日本学研究的启示”“日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刘应思,院长朱献珑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书能作会议总结。会议由日语系主任李博主持,学院副院长战双鹃及日语系全体教师参与交流。

与会人员合影

刘应思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迫切地需要我们有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的能力。他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聚焦论坛议题,分享前沿研究成果,发表真知灼见。朱献珑充分肯定本次论坛对日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作为新兴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有助于开展跨学科和跨领域协同攻关,形成发展合力,对推动日语学科转型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主旨报告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丁国旗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吴佩军副教授、广东谢宏律师事务所谢宏律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程亮副教授、中山大学江晖副教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蓝江丰律师分别作主旨发言。

丁国旗教授表示,在日语专业领域提出区域国别学这一概念十分必要,目前区域国别学的定义尚未明确,如何从学理概念来看待区域国别学,如何充实区域国别学概念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吴佩军副教授认为,区域国别学应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日语专业在发展区域国别学方面具有语言、人才、学科等方面的优势。程亮副教授结合广外日语课程设置改革的经验,针对日语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应建设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和田野调查,构建国际化师资力量和资源,把职业发展与社会需要对接,把科研成果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江晖副教授表示,我国的课程设置改革可以参考和学习日本知名大学有关学科,在课程设置上,尽早进行专业分流,配备充足的选修课,充实实践类课程;在教学方面,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坚持人才引进,采用双聘等灵活的人才制度。

高校专家学者发言

谢宏律师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指出日本学人才培养应以人才的定位和就业决定专业领域,应更加重视人才就业和生存发展。针对日本学中的交叉学科设置,他认为应坚持“日语+α”的方向,将日语与其他专业结合。蓝江丰律师从涉外法律服务的视角,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介绍了日企投资的行为模式以及印尼当地对日企的评价,为研究日本学提供了新视角。他指出,日语学科建设应以增进跨文化沟通和交流为目标。

行业专家发言

钟书能教授对本次会议作出了总结性发言。他提出可以采用成立智库的形式,将区域国别研究作为抓手,从不同的专业角度开展对日本的研究。本次论坛不仅深化了对“区域国别学”概念的理解,也为日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期待在未来的学术交流中,能够进一步探索这一新领域,推动日语学科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