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2023—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立项名单,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共有2个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战双鹃副教授获批重点项目,苏娉教授获批一般项目,其中重点项目系学校首次获批。
在学校社科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学院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外译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和项目申报工作,助力增强学术国际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据悉,本年度共有257个项目入选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其中仅有17项为重点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主要资助对象是代表中国学术水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学术前沿的学术精品,成果将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旨在发挥国家社科基金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化中外学术交流和对话,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链接:获批项目简介
外国语学院战双鹃副教授申报的“国史十六讲”获批重点项目。其同名原著分专题概述从史前到清朝前期政治、经济等历史文化要素,详细论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变革历程、科技文化交流在中华民族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与意义、战争与和平在历史中的辩证关系等内容。该著作的外译出版将进一步扩大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传统与价值的国际影响力,充实国际学术舞台中国史研究的“中国声音”,为构建中国历史研究国际话语体系提供典型范例。
外国语学院苏娉教授申报的“永远的家:传统惯性与社会结合”获批一般项目,其同名原著通过在中国不同民族和地域的田野调查,向读者展现家族文化的传统与延续、家的社会结合与周边社会、家族与民族的内在特点和运行机制,并将其纳入历时性与共时性、和而不同与文化自觉等视野下进行比较研究,重新思考文化和社会的延续性,以及在不同时空视野下人类学之中国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原著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中国视角、中国声音,其外译出版有利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图文/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