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外国语大学王晓丽教授应邀来访并开设“区域国别学的文理交叉研究路径:领域研究的新视野”学术讲座。本场讲座是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训练营在区域国别方向的跨学科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陈艳艳主持,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多个学院的本硕博学生以及博士后参加活动。
王晓丽教授作讲座
在讲座中,王晓丽教授深入探讨了华南理工大学在文理交叉学科方面的优势,以及区域国别学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特质和发展前景。她强调,在当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学术研究环境中,文理交叉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趋势和必然选择,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更适合采用文理融合的范式,发挥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优势,以实现跨学科合作和创新。她以国际关系和化肥与粮食安全的交叉领域为例,阐述了如何将政治学、经济学、化学和农业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从而推动理论创新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王晓丽教授讲座现场
在学术互动环节,现场师生对王教授的报告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踊跃发言和提问。王教授不仅耐心细致地解答每一个问题,还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丰富经历和指导学生的宝贵经验。讲座最后,王晓丽教授鼓励在座的师生开拓思维,跨越学科边界,通过文理交叉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学术领域和研究方向。
作为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组织青年人才训练营在区域国别学研究方向开设的一次跨学科学术探索,本次讲座从交叉学科的视角充实了青年学子的国际胜任力内涵,创造了与智库专家、高水平学者交流互动的宝贵机会,更激发了师生发挥我校文理交叉学科发展优势、探索国家战略需求重大课题的强烈热情。
附:主讲人简介
王晓丽,女,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教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融合发展办公室主任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社长助理;现任吉林省教育厅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东北亚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基地执行主任,吉林省科技厅重点智库·东北亚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东地区大国关系、非传统安全问题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东地区伊斯兰教派冲突研究”,中国社科院博士后项目“中东地区智库研究”,出版《中东地区智库研究》学术专著,在《现代国际关系》《和平与发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等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磷肥与复肥》发表多篇论文;连续6年完成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发展报告》组稿和专题内容编写工作,参编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概论第三卷(下)》。2023年以来撰写上报多篇资政报告,10余份报告获得省级和中央级采用。
(图文/陈思思 莫倩怡 冯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