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当代外语研究》主编杨枫教授应邀为外国语学院做了题为“外语研究与写作的学者修养”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朱献珑教授主持,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武建国、徐鹰、战双鹃及多所院系的师生代表参加了讲座。
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学者修养”议题对“知识的合法性”“知识的叙事性”“知识的确权性”展开探讨,阐述了“学者”应具备的九个“意识”,即学术意识、学科意识、身份意识、国家意识、评价意识、文体意识、本质意识、创新意识与结构意识。
杨枫教授做讲座
讲座伊始,杨枫教授提出学术研究要明确“学者”这一身份命名的意义,纯粹的学者应当是知识的生产者、创造者,包括推动知识的进步、积累与修补。外语学科不仅具有描述性和技术性,同时也具有思想建构性与社会实践性。外语选题及研究是外语论文写作的逻辑起点,选题来自外语学科发展的内部矛盾和社会现实需求。研究是理论建构的科学化的过程,发表则是学术成果的检验和传播。因此,学者的学术意识、学科意识、身份意识、国家意识等在外语研究与写作中极其重要。讲座最后,与会师生围绕学者修养、知识的创造等热点议题,与杨枫教授展开深入探讨,讲座氛围热烈。
杨枫教授讲座现场
此次“木棉讲坛”旨在搭建我院师生与高端学术期刊学术交流的平台,推动我院学科发展,助力师生科研成长。杨枫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思路,对于提升我院师生外语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附:主讲人简介
杨枫,男,山东莱州人,吉林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思想的学术”公众号主编;《当代外语研究》主编;语言教材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曾任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讲师、吉林大学出版社编审;吉林出版集团外语教育出版公司编审、总经理兼总编辑;国际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Studies创刊主编等职。学术兼职有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中外阅读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翻译学、应用语言学等。主要学术思想包括知识翻译学、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英语写作,著有各类英语专著、译著、教材、字典300余种。
(图文/范馨阳 陈艳艳 齐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