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9日上午,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刘海涛教授受邀为外国语学师生开展了题为“漫谈数字人文与治学之道”的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副院长武建国教授主持,全校众多师生慕名前来参加本次高级别学术活动,更有深圳等外地学者专程前来聆听讲学。
刘海涛教授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刘教授指出,大数据时代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更是改变了学者研究世界的方法与范式;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秘密,而大数据的出现与运用使得这一切不再是秘密,数字人文的真谛就在于如何将数据与知识、社会、文化、历史、行为、人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可视化的方法来科学地发现并解释人类行为模式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交互的规律,由此达到准确预测人类和社会未来的终极目的。
研究数字人文可以从细读到远观,细读是方法,远观是核心。刘教授强调这其中的精髓在于以尊重学科本身为前提条件,进行从字词到模式、从细微到整体的转变;之后,他提出大数据的真正价值在于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完全不同的东西,通过数据量化,使用精妙的统计学方法来分析这些信息。
刘教授幽默讲座深受欢迎
刘海涛教授的座谈分享使在座老师和同学深受启发,并各自结合研究方向、研究问题与方法向刘教授请教。刘海涛教授热情地解答了师生的诸多疑惑,如怎样进行译本的计量分析、如何看待转换生成语法、如何厘清理论和定律之间的联系、博士生如何选定毕业论文题目以及本科生应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的问题,并现场即兴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以及实现数据可视化的入门书籍与网站,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多运用大数据,拥抱新技术、新时代,使自己的研究服务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在新的起跑线上争取做到领先世界。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附:主讲人简介
刘海涛,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连续九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用多种语言发表过涉及数十种人类语言的成果300余篇(部),12项成果获教育部或省级优秀社科成果奖。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国内外多种语言学出版物的编委会成员。两次获省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称号。
(图文/范馨阳 崔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