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学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12月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采取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202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动员暨选题论证会。学院全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老师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武建国教授主持。
武建国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学院国社科项目的总体情况,他从学院历史与现状、申报组织经验及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组织方案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表明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同时由学院领导带头,内部实施“精准扶持”与“传帮带”制度,调动广大师生的科研激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朱献珑院长在动员讲话中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对支撑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均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近年来,学院各类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数屡创新高,取得了可喜成绩。根据学校社科处的统一部署,学院将主动谋划积极作为,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辅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全力支持申报人的课题申报工作,力争实现更大的突破。
(武院长主持会议,朱院长发言)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负责人雷霄教授就外译项目申报分享经验,从和出版社沟通、和团队成员沟通、撰写高质量的申请书及高质量的翻译样章四方面进行分享,她表示,要紧扣中华外译项目的主题,突出申报成果的特色,组建高效的项目团队。
(雷霄教授发言)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徐鹰教授分享了他申报项目的经历,他首先感谢学院提供的顶层设计和配套资源;其次,进行语言学项目的立项分析,总结了申报得失,鼓励申报人要持续努力,不放弃不躺平,以写促学;同时要坚持稳定的学术方向,保持学术定力,积累相关成果,申报要有韧劲;最后,他建议大家放平心态,练好内功,质量为王。
(徐鹰教授发言)
马岳玲博士就文学类青年项目申报经验进行分享,她提醒大家要关注课题指南,好的选题是申报的关键因素,要符合学科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她从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两方面为大家讲解,强调研究方法要与研究内容紧密结合,参考文献经典、新、期刊与著作要平衡,要早准备,多请教,反复打磨,提升申报书的观感。
(马岳玲博士发言)
外国语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通过采取部署安排与经验分享相互融合等举措,充分调动学院的能动性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强化项目申报的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切实为科研人员项目申报提供精准专业、高质高效的服务。
(图文: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