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培训专题研讨会”在四号楼举行,本次研讨会是在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简称“三进”)的背景下举办的。这次培训研讨也是学院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的学习。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教材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皓、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谢文君莅临指导本次会议,外国语学院全体领导班子、各系部主任及教研室老师等二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应思主持。
与会人员合影
教务处张皓主任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外语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建设和新文科建设的大背景下,外语学科在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际传播力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本次培训以“三进”工作为契机,有利于深化外国语学院课程建设,推动外语学科教学的改革创新,确保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专业教学,讲好中国故事,培育时代新人,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张皓主任为开幕式致辞
外国语学院院长钟书能教授以“《理解当代中国》源起、目标、原则、路径”为题,围绕“当代中国”的核心内涵、《理解当代中国》的由来、目标、实施原则、实施路径、教学建议这六个方面作了专题培训。
钟书能院长开讲
钟教授从新时代外语专业教育的新使命谈起,提出新时期要理解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就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政工作有机融入课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外语专业“大才”。他希望全体领导和老师能够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推进系列教材按时进入课堂并深度融入课程体系。
会议现场
最后,各专业教师结合自身课程特色分享了培训心得,并就专业课程设置、该系列教材的编写与创新以及如何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三进”教学工作是党中央着眼外事外宣事业长远发展,培养高端“中译外”人才,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因式”融入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教学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中国外语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本次研讨会聚焦《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研讨,进一步落实“三进”工作,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图文/杨怡斐 刘喜琴 张彤)